2012年10月4日 星期四

新身份! 世界建築新聞編輯


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和大家分享.

10月份開始, 我加入了世界建築新聞World Architecture News (WAN)的編輯團隊.
相信很多建築師都會時不時收到來自WAN的新聞還有WAN Awards參賽通知.
這是一個國際團隊, 我也將用英文發表更多作品, 也希望將更多台灣建築師的作品刊登在這個國際平台上.

這個部落格一直因為我工作的關係疏於照料, 謝謝大家願意從臉書上移架來這裡看我的文章.
今年剩下2個多月就要結束, 我準備慢慢放下有點日見沉重的筆桿, 沉澱一下, 讀些不同的書, 聽些不同的演講,
也期許自己文筆能夠脫離有時因為翻譯帶來的疏離感

因為建築是充滿熱情的.


2012 十月國際新聞編輯


整個九月都在忙給世界遺產的文章 (11月會登), 這次的新聞評論相對來說比較少. 

OMA: 公務員的建築 
Source: OMA

1960年代末至1970年代初,戰後的歐洲政府出現許多大型公共設施部門,它們大多以公務員形式任聘建築師,替國家建設大批公共建設, 從基礎設施、學校、博物館到國宅,這些公共建築直到今天仍然閃耀著現代主義的光芒。有趣的是,象徵大同世界、美好烏托邦理想的這些戰後建築,在表現方式上,選擇以粗野主義的建築風格呈現在世人面前。 當年呈現在這些公共建築上的 ‘現代’ 與 ‘創新’的理論是建築史上不能抹去的一頁。

今年的威尼斯國際建築雙年展主題是Common Ground (共通點) 。為此, AMO的總監賴納 • 德 • 格拉夫 (Reinier de Graaf) 和OMA協理建築師Laura Baird一同策展了<公務員的建築>。

賴納 • 德 • 格拉夫將上個世紀六零至七零年代稱為公共建築的黃金時期,他指出,面對殘酷的市場經濟,歐洲各地的公共建築逐漸發展出一些相同點,共同透露出一種短暫、脆弱、而天真的樂觀。在當年,「大眾需要什麼」 是建築師們的重要靈感泉源。許多建築師願意投身公職,為公共建設和公共建築做設計。作品間若有什麼「共通點」並不是件丟臉或不堪的事。轉看現在,這個明星建築師當道的年代,為共同理念而擱置自己的建築專業實踐已經近乎不可想像。在2012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的題綱下,OMA希望再次尋找建築美好的共通點。 

本次展覽表現了政府為大眾利益創建的建築佳作,OMA選出橫跨歐洲各城市的15件作品,全部由身為公務員的建築師所設計,他們受聘於大倫敦議會、阿姆斯特丹公共服務事務處、荷蘭國家建築局、西德議會等地 。OMA策劃的展覽位於Giardini的中央展館,呈現豐富的歷史與建築現狀照片,展覽至2012年11月19日第十三屆威尼斯國際建築雙年展閉幕為止。

展出項目:

英國
Hayward Gallery, Queen Elizabeth Hall & Purcell Room
Pimlico School 
County Hall Island Block Extension 
Michael Faraday Memorial

荷蘭
Wibauthuis, Amsterdam 
Ministerie van Financiën, The Hague

德國
Akademie der Künste, Berlin 
St. Agnes Kirche, Berlin
Brücke Museum, Berlin

法國
Centre Administratif à Pantin 
Hotel de Prefecture du Val-D’Oise 
MOZINOR- Montreuil Zone Industrielle Nord 
L’Ecole d’architecture de Nanterre

意大利
Chiesa di San Giovanni Bono, Milan


羅傑斯再度設計倫敦頂級住宅
Source: 這裡

不論是Herzog & de Meuron 的泰特現代美術館新館,斯利馬汀 (Leslie Martin) 的皇家慶典廳,現代性濃厚的海沃畫廊(Hayward Gallery) ,皮亞諾的(Renzo Piano) 的碎片大廈(The Shard) 或是福斯特的綠建築倫敦市政廳,倫敦泰晤士河南岸近年來逐漸演變成建築樂園,而最近落成的大師級作品來自理察羅傑斯。 

Rogers Stirk Harbour + Partners事務所所設計的 Neo Bankside位於倫敦市區泰晤士河畔,緊鄰泰特現代美術館旁。是倫敦自「海德公園壹號」後又一高級住宅建案。 五座鑽石形狀的公寓面對聖保羅大教堂、遠眺倫敦眼,能夠包攬倫敦市區的眾多建築的Neo Bankside具有羅傑斯結構外露和色彩鮮豔的商標。開發商Native Land 和Grosvenor日前證實85%的公寓已經售出,買主分別來自世界24個國家。本房產在今年二月也引進臺灣,是全球展售會第五站,由第一太平戴維斯負責銷售。 房型為2房和3房,坪數介於23坪至50坪,總價在新臺幣9000萬至1.6億元間。

本案除了在房產市場上引發話題, 從社會層面來看也掀起一些風波。2007年開發商向南華克市政府遞出規劃申請時,保證建案內中將保留34 間的公寓住宅以‘與政府共享產權’ 的形式釋出。由於與政府合買,中低收入戶也能有機會能入住。不過這項承諾在去年破局,開發商成功說服南華克市政府,以多交付9百萬英鎊做為交換,取消Neo Bankside的所有共享產權住宅,轉而在南華克其他地方建設44間政府補助國宅。這項協議意味著本建案之市場住宅數量從199戶增長至217戶。少了補助型公寓混雜其中,Neo Bankside能以100% 高級住宅之姿躍上市場,吸引更多投資者,同時也引起諸多撻伐。

建築外部的桁架系統以斜肋構架組成,將結構外置的手法正如龐畢度中心,不僅能釋放根多室內可用面積,整體樓面佈置也較為靈活。雖然外曝的桁架似乎阻礙眼前壯麗的城市景緻,房屋銷售人員卻指出,許多買家正是衝著這點而來—畢竟這是大師最令人津津樂道的建築特色. 

簡介:

總室內面積: 42,000平方公尺
造價: 1.4億英鎊
每平方公尺造價: 3,250英鎊
業主: GC Bankside LLP
建築事務所: Rogers Stirk Harbour + Partners
結構工程師: Waterman Structures
施工單位: Carillion
執行建築師: John Robertson Archite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