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5日 星期二

2011 發表作品 西敏寺:祂的殿堂不是我的信仰

原文載於世界遺產雜誌第15期(2011十一月出刊)
文:楊思勤


今年全世界最受世人矚目的教堂,應該非剛於4月舉行完皇家婚禮的西敏寺莫屬了。西敏寺坐落在英國倫敦泰晤士河畔,緊鄰國會大樓。這座英國國寺建於西元11世紀,當時多數基督徒認可羅馬天主教會和教皇的權威。直到16世紀宗教改革運動,使得歐洲各地的教堂組織與儀禮發生變化,加上其他政治因素,英格蘭教會逐漸獨立於羅馬天主教會之外。西敏寺雖身為世界遺產,仍然每天舉行彌撒,每小時教堂內會靜默一分鐘禱告。今日的西敏寺完全自籌資金,沒有從王室和英國聖公會或國家的財政項目撥款,全數仰賴門票收入和捐款維持營運。筆者試著從宗教革命此一複雜歷史事件,來理解西敏寺的轉變和見證。

談到英國的世界遺產,不得不提的就是九百多年來見證英國從一個歐洲邊緣小國、發展到世界霸權「日不落帝國」的西敏寺。西敏寺的全名是「西敏市聖彼得牧師團教堂」(Collegiate Church of St. Peter, Westminster,又譯作「西敏市聖彼得學院教堂」),是所謂「皇家堂區」,由英國國王親自領導,不受任何教會管轄。這座名寺由修道院和教堂兩部分組成,最初建於西元10451065年之間,由懺悔者愛德華下旨為本篤會教士所建,迄今已近千年歷史。我們現在看到的建築是亨利三世在1245年任命建築師耶維爾(Henry Yevele)重建的結果,建築主體於1517年完工,至於西側美麗高聳的哥德垂直式雙塔則是18世紀初的作品。

人神之間一線隔
西敏寺是一座非常完整表現中世紀(英國對中世紀的定義為1066-1539年間)教堂風格的建築。在西方建築史上,中世紀期間出現過的建築風格有仿羅馬式、哥德式、文藝復興早期、裝飾風格與垂直風格五種。羅馬式(或作諾曼式)風格和哥德式在本質上相同,都採用拱式。不過前者簡樸的外觀逐漸擴展成後者複雜的型式──例如在教堂內部周圍多加了小教堂(chapel)還有唱詩席。羅馬式建築反映出1012世紀基督教建築謹嚴的信仰情感,外型上最顯著的特色是筒形拱頂(barrel vault),僅以半圓形出現,沒有多餘的裝飾。厚牆窄窗、圓柱粗大,室內光線昏暗,總體而言是低調沈重的建築。到了131415世紀,教堂的半圓拱頂伸展成尖頭拱頂,也就是大家印象中高聳的典型哥德式建築。隨著社會繁榮和科技進步,教堂建築愈變愈花俏。其實在聖經中,上帝沒有囑咐人要造出巧奪天工的教堂來榮耀祂。聖經中不止一次記載上帝並不喜悅人在表面物質上的討好,例如在《舊約》〈何西阿書〉中所述:「我喜愛良善(或譯憐恤),不喜愛祭祀。」以及〈詩篇〉記載:「祢本不喜愛祭物……神所要的就是憂傷的靈;神啊,憂傷痛悔的心祢必不輕看。」教堂後來轉變成富麗堂皇的巨型建築,似乎不在表明其豐富的宗教意境,更多成分或許只是人自己對宗教情感不足的心虛投射。

西敏寺除了是一座教堂,還是英國歷代君主加冕典禮的所在地,歷史上的重要意義使西敏寺在1987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有別於華人分開婚喪喜慶地點的禮教規範,西敏寺同時也是英國國王、王后、貴族的陵寢。華人社會對於墳墓、亡靈的印象多半帶著戰競與畏懼,這在歐洲教堂中或許可以稍稍被化解。陵墓可以讓人親近,可以讓遊客的腳踩過。人們或駐足,或思想墓碑上的詩句,或欣賞碑文旁的雕刻。這裡並不陰森,反而更像一座內容豐富的博物館。

遊覽寺內時可以發現,中世紀的陵墓石棺上通常會塑製已故者的石雕像。常見的姿態多是肅穆
的臥躺式。這些雕像的衣著講究,不論是雪白的襯衣、細緻的皺褶高領、酒紅袍子或金色冠冕,至今依然生動鮮明。隨時代的演變,西敏寺內後期的陵墓和紀念碑有著不同的面貌。靠近北側大門,伊麗莎白‧南丁格爾(Lady Elizabeth Nightingale)的紀念碑就讓人印象深刻。碑的上方是一婦人氣若游絲地斜倚在驚恐的丈夫胸前。下方則衝出一隻沒有下巴的死神骷髏,身著披風,手執利刃,似要奪去婦人的靈魂。整座雕像顯出18世紀中期開始的浪漫主義風格,注重描繪人性以表現強烈的情感張力。許多歷史名人也都沈睡此地,包括科學家牛頓、大文豪狄更斯、詩人喬叟等等。教堂內也設置了一些紀念碑獻給影響人類至深的人物,如珍‧奧斯汀、達爾文、邱吉爾、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恩。

歷經血的宗教改革
如同英國戔戔可數的其餘幾座中世紀修道院,西敏寺見證了英國國內史上最波折的一頁──宗教改革。耶穌基督死後,許多文化層面的社會禮俗和習慣逐漸融入基督教信仰。西元4世紀左右,教會開始創造出一些不在聖經描述以內的教義和儀禮,例如在西元375年提出敬拜天使及巳故聖徒和聖像;西600年提出向馬利亞禱告;1079年禁止祭司階級人員結婚;1190年販售贖罪券。當時在修道院修習神學的馬丁‧路德於1517年提出95條論綱,指責天主教會曲解並添加基督教教義── 例如,上帝並沒有在聖經裡提及創立教宗的職位,更沒有立基督為祂在世的代表和教會的最高權威。此外,每個人可自由解讀聖經,直接從神領受話語。(註)當馬丁‧路德提出宗教改革時,英國當權的亨利八世親筆發表了一篇衛護論(Defense of the Seven Sacraments),駁斥路德的言論並誓言忠於教宗。不教堂平面呈十字形,主體部分長達156公尺,堂寬11.6公尺,耳堂(就是十字形短翼部分)總長62公尺。上部拱頂(vaulted roof高達31公尺,是英國哥德式拱頂高度之冠,也因此本堂總體在比例上顯得狹高挺拔。教堂西側著名的雙塔高68.6公尺,在17351740年間才完成。平衡教堂拱頂的作用歸功於橫跨中殿兩側的飛扶壁(flying buttress過後來亨利和原配西班牙阿拉貢的凱薩琳離婚案,使他和保守的天主教教廷正式決裂。亨利八世透過英國國會的支持,創立了英國國教派(也就是後來的聖公會),由英國君主直接管轄教會,不再聽命於羅馬教廷。愛德華六世統治期間,聖公會的教義依循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論點,發展日益完善。下一位王位繼承人瑪麗一世是天主教徒,她上台後擁護天主教復辟,火焚大批新教徒,知名的「血腥瑪麗」一詞即由此而來。瑪麗死後,同父異母妹妹伊莉莎白一世繼位。她信奉宗教改革後的新教,因此又恢復了聖公會的國教地位。她迫害天主教異議份子,隨其父亨利八世之舉再次脫離天主教,並拒絕向羅馬教廷進貢。一般認為,是宗教的分歧造成了這場英國國內史上最血腥的浩劫,其實另一主因歸咎於皇親之間的政權鬥爭。在亨利八世登基初期的神權時代,王室必須效忠天主教教廷,教會和修道院是最大的地主集團,財富足以妨礙王權的擴張。亨利八世在確立王權至上的同時,開始收回教會及修道院的財產,身兼宗教領袖,從此政教合一,地位穩若磐石,更是富可敵國,王權高漲達於顛峰。


見證恩仇一笑泯
中世紀的教會興衰記述了王權與神權既相互扶持又彼此競爭的王朝更替,以及教會對社會、藝術、文化和經濟的影響。教堂即是歷史的見證。亨利八世與天主教教廷決裂後,隨之而來的是遣散、關閉或搗毀天主教修道院的行動。位於威爾特郡(Whiltshire)的萊考克修道院(Lacock Abbey 電影哈利波特拍攝地點之一)就是一個例子。萊考克修道院被亨利八世解散、賣給士後,具有天主教色彩的一切建物或裝飾都必須撤下,只有少部分 「無害的」建物如迴廊cloister)被允許保留。時至今日,我們仍然可以在英國各地看見這些「去天主教風格」的修道院。
Lacock Abbey (c) phasb


與皇家關係密切的西敏寺,在宗教鬥爭中倖免於難,它沒有被拆除,也沒有被改頭換面。亨利八世執政時期, 多資金被挪去修建聖保羅大教堂之用,西敏寺處於半關閉的狀態。或許因為它和皇家關係密切,伊莉莎白一世執政時將西敏寺改為學院,也就是Collegiate Church of St Peter at Westminster,西敏寺因此存留下來。直到19世紀,這裡是僅次於牛津、劍橋大學,全英國第三位的學府。欽定版聖經《舊約》的前三分之一和《新約》的最後二分之一,就是在這裡被翻譯成英文。


伊莉莎白一世之後的英國,不論在科技、學術和文明方面都開始興盛起來。宗教戰爭這段恩怨也漸漸隱沒於西敏寺的墓穴塵埃之中。同樣敬拜上帝的家人,因為不同的信仰解讀與政治分歧而引來殺戮的結局是什麼呢?瑪麗和伊莉莎白這對姐妹死後,埋葬她們的是位於西敏寺東側的同一個墓穴。在陵墓下方刻著這段話:

「在瑪麗和伊莉莎白的墓旁,謹記,那些在宗教改革中因信念歧異而分離的人們,皆是為基督與自身良知而
付上生命。」

Near the tomb of Mary and Elizabeth remember before God all those who divided at the Reformation bydifferent convictions laid down their lives for Christ and conscience’ sake.”

對西敏寺來說,成為世界遺產的原因或許不是它的建築特色多麼與眾不同,或是裡面埋葬了多少聲名顯赫的歷史人物;而是,它在歷經爭戰,見證恩怨後,讓仇人同葬一墓,所傳達給後人的教訓。當靈魂隨著已逝的過往慢慢安息,西敏寺繼續敞開大門,引導眾人來到神的殿堂,面對自己,面對上天;與自己和好,與上天微笑。

教堂平面呈十字形,主體部分長達156公尺,堂寬11.6公尺,耳堂(就是十字形短翼部分)總長62公尺。上部拱頂(vaulted roof高達31公尺,是英國哥德式拱頂高度之冠,也因此本堂總體在比例上顯得狹高挺拔。教堂西側著名的雙塔高68.6公尺,在17351740年間才完成。平衡教堂拱頂的作用歸功於橫跨中殿兩側的飛扶壁(flying buttress

《表》西敏寺大事記

960   第一批本篤會教士定居於托尼島( Thorney Island) 即後來的西敏區
1065    1228日,在懺悔者愛德華的命令下,西敏寺修建完成
1066    這年的聖誕節征服者威廉舉行加冕禮。是有文字記載以來在西敏寺加冕的第一人
1245       亨利三世開始建造現有的教堂
1301       加冕寶座完成,從1308年起,用於日後所有的加冕典禮
1400       傑弗里 喬叟葬于寺內南邊耳堂
1503       亨利七世開始修造寺內聖母堂
1540       亨利八世關閉修道院
1553       瑪麗一世復辟天主教為國教,重新開放西敏寺
1560       伊利莎白一世將本寺定為學院教堂
1745       西塔落成
1920       無名戰士葬于中殿
1953       伊利莎白女王加冕典禮
1997       戴安娜王妃葬禮
2002       伊利莎白皇太后葬禮


(註)路德在1517年萬靈節前夕,也就是1031日那天,宣布他反對贖罪券,寫了95條論綱,指出這不但對人的得救不利,還影響了教會的正常運作。當時的人們認為,天國的鑰匙在教會手裡,一個人進入天堂前要先洗淨生前所犯的一切罪行。他們最怕的是死後在煉獄中的刑罰,因此相信只要用贖罪券就可以上天堂,一張贖罪券能縮短死後在煉獄中的刑罰。馬丁‧路德發現這樣的說法與作法完全不能見容於聖經與理性。贖罪券的買賣鼓勵了處於罪惡中的人,不去思想基督,不去祈求上帝的饒恕。就這一點,路德的神學與當時天主教會的神學有明顯的不同。


圖片來源(除Lacock Abbey):Westminser Abbey

3 則留言:

  1. 您好,
    我是康熹文化圖文取授權窗口,在高中歷史教科書中,想要收錄您部落格上【西敏寺(第4張)】照片,希望能確認版權並取得授權使用,懇請抽空回覆,詳情請洽02-77391234#1234 沈小姐

    回覆刪除
  2. 您好,這裡是畫漫畫的繪者。因為看見您有放西敏寺內部的照片想詢問看看能否能取得您照片的授權作為參考臨摹畫出來,希望能抽空回覆謝謝您!e-mail:qoo51232@yahoo.com.tw

    回覆刪除
  3. 您好,這裡是畫漫畫的繪者。因為看見您有放西敏寺內部的照片想詢問看看能否能取得您照片的授權作為參考臨摹畫出來,希望能抽空回覆謝謝您!e-mail:qoo51232@yahoo.com.tw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