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27日 星期二

巴比肯: 美麗誤會下的醜陋決定?

"在商品化與一致化的住宅市場中,人民喪失了許多居住決定權,只能任由營造商擺布。林君安在「談台北步登公寓」中,以歷史的角度重新看待這個可說著實改變常民居住行為的建築形式。林文可對照楊思勤的「巴比肯:美麗誤會下的醜陋決定?」一文。該文讓我們看見英國在二次戰後住宅建築發展的一個縮影。在高房價的當今社會中,何時住宅竟成為絕大多數人高不可攀或無法設想的領域?我們期待這連續幾篇的評論,能帶來具有重量和深刻的反思。" (來源)



原文載於TA台灣建築報導雜誌2011年9月號

文:楊思勤
照片:葉乃翠

英國人,或細分一點來說,多數的英格蘭人都不喜歡公寓大樓。 根據社會人類學家芙克斯所做的英格蘭人人類學田野文學<瞧這些英國佬>指出,英格蘭人的住家原則非常清楚: 英格蘭人們就是不想像其他國家的城市居民一樣住在公寓或公用中庭,他們[有能力的話]一定得住獨棟房子,要有自己的院子。” (芙克斯, 2006, pp152) 。對終其一生都得在高樓,公寓或集合住宅居住,生兒育女,甚至養老的台灣人來說,我們很難理解英格蘭人的堅持。

住宅大概是最複雜也最難處理的一種建築。自十九世紀末以來房屋問題不斷惹擾英國維多利亞女王執政晚期人口激增工業污染使城市加速頹圮工人階級所住的貧民窟所帶來的社會與衛生問題使政府在1883年通過房屋政策10年後英國史上第一批國宅在東倫敦的修爾迪奇 (Shoreditch)以公寓型式落成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政府為返家的士兵打造了Becontree Estate[i] ; 二戰後飽受轟炸的英國面臨更嚴重的房屋短缺問題這次英國政府決定向上發展興建高樓公寓

廉價,功能性強,自給自足的摩登高樓公寓1950代晚期到1970年代晚期,以現代主義之姿從此改變英國都市的天際線 (Collins, 2011)然而在不到30年的時間高樓國宅開始出現許多弊病,許多已被拆毀或是即將面臨被拆毀的命運。

今非昔比當年摩登閃耀的現代建築到了今日竟是衰敗陰鬱 是設計不良? 建築師美感有問題? 大眾不懂得欣賞? 還是背後有更多原因?

[圖一]羅賓漢花園建於1972. 由英國知名粗野主義建築夫婦二人組設計. 概念上效仿柯比意的馬賽公寓. 30多年後, 羅賓漢花園社會問題層出不窮, 而建築沒有妥善維護的情況下呈現苦悶空虛的蕭條感. 雖然2008年諸多知名建築師(如里查羅傑斯, 哈蒂, 與范裘莉都聯署為羅賓漢花園請命, 使羅賓漢花園能被劃為古蹟/保留建築, 但文化部長伯罕(Andy Burnham) 仍在2009年否決了這項申請. 羅賓漢花園將被拆除已成定案, 都更正在進行中.

本文挑選位於倫敦金融區的巴比肯做為一個住宅個案簡單討論其從無到有的規劃歷史期間所遭遇的挑戰 建築設計之考量以及社會變化社會觀感對住宅和建築的衝擊因為篇幅有限無法一一詳述所有議題,尤其略過比肯藝術中心的介紹,望讀者諒解並批評指較

巴比肯代表的是一種與時代鬥爭的態度自設計到落成的這28年間(1954年開始規劃與建築設計,1971年開工,1982年落成)建築師隨著時代持續地修正他們對於未來的憧憬不論是自給自足的集約城市,中央控制,功能性強的住宅,或是融合文藝與自然景觀的迷你生態圈。巴比肯可說是一個經歷不斷衍變蛻變的建築產物。走進巴比肯,熟知建築理論,受過專業鑑賞的建築師或藝術家或許很能欣賞這座建築群。但對一般民眾來說,體會粗野主義的建材美感與接受混凝土冷冽剛壯的建築表情並不是一時半刻就能領悟 (再說也不是每個人都同意這樣的美學)

 [圖二]巴比肯高聳入天的40多層混凝土建築以高調的姿態佔據倫敦的天際線, 令那些討厭混凝土建築的英國人怒不可遏。


巴比肯的規劃歷史
一般人的印象巴比肯是60-70年代的產物。其實巴比肯的概念與設計可以追朔到更早的1930年代。巴比肯位處倫敦市中心西堤區(City of London,也有其他文獻翻譯為倫敦金融市) ,在二戰時期遭受德軍猛烈的閃電轟炸(Blitz),超過一百萬棟房屋被炸燬,四萬三千人喪生巴比肯地區幾乎被移為平地。雖然贏了二戰 整個英國物資貧乏, 房屋嚴重短缺。

無居民政策
1943現代英國城市規劃鼻祖艾柏克隆比(Sir Patrick Abercrombie)提出了<大倫敦計劃>[i],主張縮減倫敦市中心的人口。他鼓吹民眾移居綠地充足的郊區,並提議建造環型交通網,以環快道路與鐵路把人們輸送到市區上班。艾柏克隆比認為除了一些必要的專業單位(如警察與醫院),西堤區應該成為純粹的商業中心,而位在西提區的巴比肯區自然也沒有興建住宅的必要 到了1947年,倫敦市法團提出了倫敦西堤的重建計畫(City of London Plan),同樣計劃將西堤區打造為商業園區,藉此把散佈在各處維多利亞式房屋中的辦公室集中至新式的辦公大樓 1951年的統計指出,當時只有58位居民住在巴比肯區

就在此時,倫敦出現了大批非法佔據空屋的民眾,多數是因二戰而喪失住屋的民眾這些人流離失所, 怨聲載道重建工程的緩慢巴比肯區是最早遭受閃電轟炸的地區之一,政府在戰後隨即強行徵收巴比肯土地,卻遲遲沒有興建動作一大塊殘破的地方閒置久了,不僅持續掀起一幕幕觸目驚心的戰時回憶,每年土地閒置的損更高達25萬英鎊!

其實,西堤區為什麼不能是一個辦公與住宅兼備的地方? 無居民政策在1952年受到強烈,倫敦市法團(City of London Corporation)發出競圖通知,由皇家建築學會主導,計畫在巴比肯區的黃金巷(Golden Lane)興建900(後來增加至1400) 的集合住宅,這項競圖共有187組團對參加,最後由默默無名,在金士頓大學[ii]教書的帕渥(Geoffry Powell)贏得他邀請同是菜鳥的搭檔錢柏林(Peter Chamberlin) 和克里斯多夫邦 (Christof Bon),組成CP&B事務所[iii]CP&B打造的黃金巷建案整體設計呼應柯比意的馬賽公寓。每棟建築都設置有單人雙人或是三/四人以上的家庭房型。黃金巷成為倫敦內首座以不同建築類型組合而成的住宅區它的興建讓巴比肯添了熱鬧的人氣

[圖三]黃金巷令人驚豔的屋頂花園不僅是CP&B對柯比意馬賽公寓的推崇,也是對現代主義的實踐。
大膽伸出屋頂的泳池(照片上方破浪造型處)體現攝人的氣勢.

1953年英國政府放寬了規劃限制一年之後,巴比肯地區就出現三個規劃申請案,全部都不是純商建案,都包含住宅第一件是倫敦市法團把之前的商業開發案置入少數住宅,重新遞上規劃申請第二件是倫敦郡議會(London County Council)的整體規劃案第三件則是由民間組織<新巴比肯委員會[iv]>委託AA畢業的建築團隊Kadleigh, Horsburgh & Whitfield 製作總體規劃(簡稱凱得雷計畫)

凱得雷計畫代表一項重要的里程碑他們不僅提出激進的設計方案設計的內容也更為豐富搶眼。面對政府幾年下來軟弱不前,欲拒還迎的態度,凱得雷計畫充滿魄力與決心—40公頃的基地向下鑿挖18公尺開發地下商業街,地上興建1215公尺高的墩座(或稱: 建築基座臺/人工地盤) 墩座內部提供辦公空間,墩座上則設置各式樓房,以變化有致的組合呈現: 四層高的樓中樓排屋,住辦混合大樓,空中街道與4公頃的綠地公園。雖然凱得雷計畫沒有被採用,但在企劃實力與模型的上傑出表現激勵了倫敦郡議會與倫敦市法團。凱得雷的高樓設計向上爭取空間,減低水平米面積的密度,大規模的墩座在視覺上讓整個基地升高,創造出兩個地面層,一來釋放空間,二來使居民無須行走於馬路層與車爭路。這些設計元素後來都被承襲與調整,推波助瀾,成為今日我們眼前的巴比肯。

[4] 凱德雷計畫所建議的燉座後來被CP&B採用. 圖中右側可以看到地面層, 也就是車輛行走的馬路層. 高一層的燉座上經過規劃, 種植花草, 設置廊道, 廣場, 像是一個新的地面層供居民與行人活動, 不受車輛打擾

195511月,重要的決策時刻終於來臨。西堤市的政務議事廳[v]進行了西堤開發案的表決。開票結果6967票,住宅案險勝商區案通過,由CP&B全面規劃設計。顯為人知的是,表決結果實為烏龍!有三個計票員被誤數成投贊成票的議員。住宅案應該是以一票之差落敗給商區案。不過為時已晚,住宅案塵埃落定。雖是誤會一場住宅案確實充滿善意與美好期盼,這次插曲為巴比肯的興建更添插曲。

設計巴比肯
深入巴比肯住宅其中,38英畝大的地區總共約有6,500位居民,分布在公寓大廈,排屋(terrace houses)還有低建築群中。從單人套房到34臥房式的單位一應俱全。寬敞的行人走道與多層次的陸橋與平台隔出各種大大小小,水平或垂直的交錯動線,讓整體建築充滿豐富的空間變化。多數的住宅沒有坐落在馬路地面層,而是高人一等地坐落在升高後的人工平臺上,像是稍微飄浮於城市之上。透過開發高樓公寓和的地下空間的立體使用,建築師計畫把工作、居住、遊憩、學校等豐富多姿的功能結合為一體,儼然是個集約型城市。面對諸多建設,建築師必須细分化土地並加以整合。通過對建筑物的低層化與高層化,讓地面層與人工地盤層仍然維持開放的空間。
 [5]巴比肯有如一艘巨大的郵輪的延伸想像版. 如同乘客在郵輪中的各層甲板艙面悠走就能找各種設施. 巴比肯在功能上也是如此. 它結合住宅, 旅館, 學校, 音樂廳, 電影院, 畫廊, 圖書館等應有盡有.
 
[6]互相交錯連接的廊道讓人走在其中能欣賞巴比肯在地景上豐富的建築特色融合了佛羅倫斯的鄉居宅院, 威尼斯的水橋景色, 喬治式典雅的廣場還有美式的摩天大廈 (Brophy, 2007).
現代主義在英國
因為設計與工程的時間長達11,光是觀察巴比肯的建築演變其實就像在閱讀20世紀的現代主義發展史。每個人都能認出現代主義在巴比肯上的影子。其實,現代主義在英國的命運多舛。

當現代主義在20世紀初的法國、德國、荷蘭和俄國盛行時,英國並沒有真正的現代建築。當時的英國設計不是傾向實用主義,就是思古幽情地追求中世紀的美學。這時,英吉利海峽另一邊的英國現代建築業沒有思想先進的客戶群,也缺乏前衛有才的建築師。直到1920年代末才開始有零星的現代主義建築建成[vi]1931俄裔建築師萊柏金來到倫敦經歷過俄國構成主義的洗禮又在巴黎工作過熟知柯比意理論的他為倫敦帶來了純正的歐陸現代主義

[7]倫敦動物園內著名的企鵝館體現了梅耶荷德的構成主義風格

[8]海格(Highgate)High Point I公寓大樓緊捉柯比意的新建築五要素

除了萊柏金, 德裔建築師艾里西 孟德爾頌 (Erich Mendelsohn) 在納粹德國的壓制下[vii]也於1933來到英國並與Serge Chermayeff 一起興建了De La Warr Seaside Pavilion。但某種程度上來說英國對於現代主義一直心存懷疑(Curtis, 1996)

初期規劃 (1954/1955) —富人的國宅
初期的巴比肯設計和今日的比較起來相當保守。沒有地面升起的人工平盤,沒有地下空間。此時設施包括60間店面, 6間酒吧4間餐廳1個展覽館游泳池和壁球場1955年的整體設計概念以義大利古典城鎮為發想: 外圍有塔樓,設置以教堂為中心的廣場,拱廊街和大大小小的中庭。高聳的辦公大樓坐落於社區外圍,公寓有4層樓。 整個社區被包圍起來。這種幾乎要回歸中世紀的設計概念還不止於此,建築師甚至提出在巴比肯西側設置橋,砲塔和護城河。雖然社區規劃手法採文藝復興風格,房屋與公寓的長相卻很現代。這樣的新舊混雜的手法是CP&B一直貫徹的理念。但也可能正是這樣的手法招致許多惡評,指英國的現代主義 不僅在理論上虛弱,整體型式也抓不完整,有如摻水稀釋後的現代主義(Curtis, 1996)

因為地處黃金地段,西堤區的公共衛生委員會(Public Heath Committee) 認為巴比肯的住宅租金應該偏高; 再者,巴比肯的住宅數量必須夠多,才能容納足夠的居民來選舉表決自治。考慮到私人開發商在投入大量資本興建後短期內可能無法租出足夠房屋回收資本,CP&B的報告認為應由政府部門(如倫敦市法團)身兼開發業主與房東。

綜合以上所述,此時的建案訴求乃將巴比肯打造成一個高密度住戶的都心社區,鎖定的住戶為較富裕的族群。CP&B並建議以每英畝300人的密度來規劃。不過規劃局沒有同意。

中期規劃(1956) —不只是住宅
CP&B1956年的規劃出現了兩項變化: 住戶密度必須減低,商店的設置也被移除。另外住宅區中間本來開放當作公共空間的綠地改為只准居民使用。氣派的入口處與拱廊街也被撤除。與19551959的設計相比,1956年的地景規劃最複雜,最多變化,也最具歷史性。蜿蜒的小河流水,花壇,長廊還有金字塔型的玻璃屋反映出17, 1819世紀的歐式花園特色。建築師也加入英式廣場的概念 (Heathcote, 2009)
此時的規劃建議把視野好的高樓公寓預留給較富裕的住戶。基地北邊的矮樓層與黃金巷相連,供較低收入戶居住。預計總共2,002間單位中的968間為1臥房式,1,004間為2臥房式,其於則是3臥房式。高達83%的房型為小單位(1-2臥房)表示倫敦是法團仍然鎖定單身或已組小家庭的小康住戶族群。
[9]1956年的排屋公寓平面與透視圖. 建築師被要求設計出多樣化的室內配置, 像是樓中樓的最頂層就設置了圓形廚房
1956年的規劃最重要的就是藝文設施的加入。3所學校確定成立,包括倫敦女子學院 (The City School for Girls),倫敦男子學院 (The City School for Boys) 以及市政廳音樂及戲劇學院(Guildhall School of Music and Drama)。建築師考慮到,由於未來的居民屬於中上階層,重視文化與品味的風雅人士,對於藝文活動的需求比較高; 既然藝術學校確定要興建,不如整合藝術學校的設施,打造藝術中心,讓學生,居民甚至大眾都能使用。而也就是這個小小的想法促成了之後全歐洲最大的藝術中心的興建。

後期規劃與定案 (1959)—粗野主義
CP&B1959年出版的規畫書比前幾次的計畫更加詳盡精緻。包括了建築師走訪海外,帶著巴比肯委員會考察歐洲各城的照片紀錄和完整心得[i]建築師著寫1959年的規劃書時面對三項棘手問題: 1.住宅密度; 2. 空間釋放; 3. 綜合規劃(加入學校旅館藝術中心以及陸橋人行通道的設計) 1956年建築師提出的人口密度--每英畝300被政府駁為太高,改為每英畝230人後表示需要另外五英畝的住宅用地。但因為藝術中心的興建,用地有限。建築師只好再激進地往上爭地。高樓公寓的樓層因此從30層加高至37層,許多房型的面積也相對縮小。建築師又以威尼斯為模範實行人車分離利用人工地盤和建築基座使停車地下化使人行空間不被車輛所打擾

不同於19561959年的規劃書中房型豐富,且具變化尤其增加了許多3房以上的家庭房型這項改變的起因在於1956年的房地產顧問建議巴比肯鎖定小康的專業人士,單身貴族和年輕夫婦的居民類型; 但到了1958年卻認為巴比肯也該容納家庭住戶。最比肯德2014間單位中的房型比重如下:

1臥房: 4%
2臥房: 26%
3臥房: 40%
4臥房: 22%
5臥房: 8%

為了方便管理大房型的單位集中在南巴比肯區而小房型(1-2臥房)則聚集在北巴比肯區
 [10]巴比肯多變化的住宅類型: 公寓大樓, 低樓層公寓, 樓中樓排屋單位

在建築外觀和設計上,CP&B的心態相當開放,廣納眾議。一旦有新的建築想法,只要適合,CP&B都能捨得放棄先前的設計型式。到了1959年,帶著意大利矯飾風格的雄偉主義所取代了1956型式跟隨功能的實用主義。建築師一度決定以白色做為巴比肯的基調。並把原本在19551956年設定的公寓高樓由矩形換成了三角形,並計畫表面加上白色的混凝土格狀覆面,連陽台都打算用白色大理石建造。醒目的形狀和全白的意向表明CP&B想要突破英國行之有年卻硬不起來的現代建築。只不過,宏偉的白色計畫之後又被給硬生生地推翻。最終,建築師向粗野主義[ii]投懷送抱,造就了今日我們眼前的巴比肯。
   
[11]巴比肯最終的粗野外觀大尺度的單體意象與毛燥混凝土表面攝人

粗野主義自五零到七零年代在英國成為新興建築藝術,不用多加掩飾和裝飾的理念非常符合戰後省錢的經濟要求,但同時給人帶來粗糙、沉重的感覺(Sui Ming 2010)粗野主義這名詞本身很容易混淆視聽讓人立即聯想到的都是負面意象--殘酷巨大兇銳實際上粗野主義想要表達的是密斯與柯比意所強調對於素材的誠實性,也就是讓建材盡量原始地呈現。無論是木頭或鋼鐵,素材本身已具美感,無需遮掩或粉飾。粗野主義講求的不是細緻美觀,而是在面對設計問題上所秉持的一種美學態度。

[12]                                                                 [13]
最終的公寓設計可以見到現代主義的巨作—Price Tower[iii] ()Torre Velasca[iv]()的影響

落成時,三棟公寓高樓分別為Cromwell Tower 43; Lauderdale Tower 44; Shakespeare Tower44層。外觀維持三角形(嚴格來說是類三角形的多變形),每層加上像鋸齒般伸出的三角形陽台。外牆從拋光混凝土改成了現場澆築的場鑄混凝土,建築師實驗了好幾種潤飾的樣子最後的成品請工人一鍬鍬鑿打出來使牆面保留著毛躁的外觀。巴比肯看起來十足是個歌頌混凝土的現代巨人,不過建築師在人行步道還有排屋的外牆使用大地色系的磚面木頭窗框和多樣化的植被讓巨人的銳氣稍微緩和下來。

[14]巨大的混凝土柱撐起公寓建築, 地面層挑空. 讓身在其中的人視野遼闊.

[15]CP&B在不同時期受到柯比意不同建築的影響. 早期的黃金巷與巴比肯受到馬賽公寓和薩伏伊別墅的影響較多. 晚期粗野主義和半圓柱形的屋頂則與大師手下的Maison Jaoul系出同門.

公寓內部
巴比肯有2,014 間單位超過100種房型,每種房型的佈局都不一樣。倫敦市法團在興建的時便把每種房型編號,有些房型出現的頻率高,有些可能只出現一次或兩次而已[v]。考慮到許多住戶是上班族,廁所和廚房的使用率相對比較低,多半還是在下班後,天色晚了才會使用。 因此建築師決定把廚房放在公寓後方無窗戶的位置, 起居客廳與臥房因此獲得最大最多的窗戶與窗景視野。1956年的室內配置 (p.98) 採開放式設計,某些房型中,臥房和客廳以拉門相隔,釋放最大空間。廚房安置了抽風和排風系統使空氣流通。因為時代改變,許多家庭不再僱用傭人,建築師因此重新思考了廚房的擺設。對於廚房的設計在於效率與空間節省。最後以遊艇內的廚房為原型設計出獨一無二專屬於巴比肯的廚房設計。 巴比肯的建築師設計到空間內的一絲一毫。舉凡洗手檯,門把,乃至於插座形狀,說明文字字型等等都放上心思。充份實踐「總體藝術品」(Gesamtkunstwerk)的精神[vi]
[16] 巴比肯的遊艇式廚房和插座設計

[ 17] 巴比肯的廚餘系統. 每個廚房水槽下都有一個燈泡型的容器, 廚餘或小型垃圾(如罐頭)可以丟入. 堆積到一個程度可隨時沖走. 廢物會隨廢物管線連接到地下垃圾槽. 由專屬垃圾車定期帶走.

巴比肯設施
巴比肯中心於1982年開幕,總工程費用為一億五千六百萬英鎊。兌換現代幣值約五億英鎊。由英國第三大藝術資助機構倫敦市法團耗資建造與營運。巴比肯中心每年營業額達三千四百萬英鎊,每年付費參觀人次逾一百二十萬[vii] 英女王讚譽她為「現代世界的奇跡」。對建築上,她留下不可抹滅的成就。對藝術,巴比肯是歐洲最大的表演藝術中心從音樂廳到劇院,從畫廊到電影院,從藝術學院到公共圖書館,巴比肯「藝術無疆」的理念深植人心。圖書館和部分展覽免費,藝術欣賞不會是奢侈的花費。中心內備有沙發,桌椅等公共設施空間讓每個人都能進來佇足喘口氣[viii]。巴比肯藝術中心的設施包括: 音樂廳 (座位:1949倫敦交響樂團和BBC交響樂團的駐團場地); 劇院 (座位:1166); 畢特劇院 (座位200); 巴比肯美術館; 彎彎畫廊(Curve Gallery); 電影院; 三間餐廳; 七個會議廳; 兩個貿易展覽館; 還有一個溫室植物園.

結語
過季的喇叭褲可以丟過時的鮑伯頭可以蓄長。但是建築非時尚退流行後無法隨意改造,陸續荒廢而殞沒是今日都市的哀歌。被評為水泥怪物的巴比肯一度被質疑是否應拆除。幸運的她因為 擁有特殊的建築特質及凝聚力2001英國文化部長·布勒斯頓(Tessa Blackstone)列為「二級文物」(Wikipedia, 2010)在面對英國這些建於50-70年代失敗的公寓高樓之時,許多人會怪罪於現代風格的錯誤設計。從結果論來看好像真是如此,以現代風格建造的國宅樓總是和 低收入戶社會問題髒亂頹圮這些字詞牽扯在一起。多年來連同巴比肯在內的這些現代風格建築為人詬病 然而這一切並不是(或不只是) 建築風格出了錯,還有配套政策的問題

70年代末的工黨執政時期的國宅政策讓無殼蝸牛和其他弱勢團體(低收入戶, 新移民, 單親家庭,身心障礙者等等)優先有家住。因為不是自己花錢買的家許多住戶不會多花心思去維持照料。一旦住戶的經濟情況改善後,寧可選擇搬去更好的地區。下一批的弱勢居民搬進同樣的情況再次重覆。國宅樓不是個可以安聚樂業的家而是一個暫時的次等公民的棲身所或轉運站。1980年保守黨上台首相柴契爾頒布著名的  “Right To Buy 政策讓國宅住戶能享有超高折扣超低價地買下自己的公寓。位於黃金地段的巴比肯住宅也因此被許多居民買下,到現在機乎沒有一間屬於倫敦市法團,全為私人擁有 “Right To Buy”雖然受到不少民眾支持但房屋市場也因此被破壞影響至深。

現代主義風格的高樓公寓在英國建築史上因著世界大戰經濟蕭條還有黨派輪替下的政策變動走了一段極其艱辛的道路有成功的案例也曾替某些居民打造出幸福時光。可以確定的是,崇尚某種建築形式不會造就出烏托邦式的住宅天堂。若無政策配套施行,再好建築主義恐怕只能淪為無實的建築空殼。

《完》


其他圖片來源
1: Gary Kindsman
3: Tom Bolton
7: Mike Gregory
8: Peter Guthrie
9: David Heathcote
12: David Hapworth
13: Rosso GialloBianco
16: Michael Dant
17: Michael Barrett

參考文獻

Barrett, M. 2007. Barbican Living [Online] Available at: < http://www.barbicanliving.co.ukl> [Accessed 4 May 2011].

Curtis, W.J.R., 1982. Modern Architecture Since 1900. 3rd ed. London: Phaidon Press Limited.

Gwenda Brophy, 2007. Fortress Barbican. [online] Available at: <http://www.telegraph.co.uk/property/3357100/Fortress-Barbican.html> [Accessed 3 March 2011].

Heathcote, D., 2004. Barbican Penthouse Over the City. West Sussex: John Wiley & Sons Limited.

The Great Estate: The Rise & Fall of the Council Flat, 2011. [Film] Presented by Michael Collins UK: BBC

芙克斯, 2006, 英國人的人類學田野報告.貓頭鷹出版: 家庭傳媒城邦分公司

附注


[1]位於倫敦近郊艾瑟克斯(Essex),至今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公有住宅群
[2] Greater London Plan為今日眼前倫敦樣貌的重要推手. 主要訴求為: 1. 推展綠帶(Green Zone). 限制城市的擴張, 提供居民休憩地, 發展農業; 2. 在距離倫敦20-25英哩之間建立8個全新市鎮; 3. 設法擴大距離倫敦30-50英哩的線有小村鎮.
[3] Kingston School of Art
[4]學術背景濃厚的CP&B事務所草創時期的設計理念為: ‘創造和諧的住宅院落, 使人們可以在其中過著開心愜意又便利的生活.’
[5] New Barbican Committee
[6] Court of Common Council
[7] 例如Frederick Etchells 為於倫敦的作品Crawfords Advertising Building以及Amyas ConnellBernard Ashmole所建造白色立方體造型的混凝土住宅.
[8]當時的納粹德國因為現代主義的簡約風格不能體現傳統德國精神. 許多現代主義建築師被討伐因而出走. 例如密斯凡德羅就去了美國.
[9]當他們來到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看到為數眾多的空中走道與地面挑高的基座後,更加確信他們的設計理念與方向。
[10]粗野主義源自法文béton brut, 早期柯比意用來形容他選擇的素材, 也就是未加工或修飾的混凝土.
[11] 萊特(Frank Lloyd Wright)建於1958年的Price Tower位於奧克拉荷馬州的巴托維爾市(Barlesville).
[12] BPRP事務所1955年的作品, 位於義大利米蘭, 屬於義大利第一代的現代建築.
[13] 查詢巴比肯的房型平面圖可到以下網址: http://www.barbicanliving.co.uk/Flat_types/000.html
[1]德國歌劇作Richard Wagner (1849) 在<未來的藝術>一文中提到:藝術創作已邁入『總體藝術品』(Gesamtkunstwerk)時代,只有將視覺藝術、音樂、舞蹈、歌曲、詩、寫作、編劇、以及表演相結合,才能產生一種全面涵蓋人類感官系統的藝術經驗,也只有打破藝術領域間的界線,才有機會創作出最完整的藝術作品。(資料來源http://www.wretch.cc/blog/t2001ray/2119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