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4日 星期三

dripping


有如沙漏般的路邊咖啡。
聖誕節前,在去檢查身體的路上,Hampstead Theatre的旁邊
居然有這麼一個可愛的咖啡攤,冷嗖嗖的早上有咖啡煙蒸的我們很開心。

2011年12月7日 星期三

久久沒有吃魚

Grilled Cod with Zucchini / Roast Potato and Shrimp 
With two choices of light Dill Yoghourt and Peri Peri Sauce 

鱈魚肉質嫩滑結實而味淡,脂肪量低。
鱈魚肝臟亦含大量維他命A及維他命D。
一個小時就能完成的晚餐。
鱈魚沒有太多腥味,
乾煎的時候只放了一些味道重的小洋蔥(有點像油蔥的shallots)
意大利青瓜口感甜,瓜肉飽滿綿密,很適合搭配魚肉。
醬料我選擇自製的蒔蘿優格還有Nando's Peri Peri辣醬。

一點中亞,一點北歐的風味

2011年11月30日 星期三

迷人的高度

丈夫說如果他不是建築師,一定會稱為職業登山者。
他的心他的愛藏在深山裡。 他喜歡慢慢的爬山,慢慢的看,慢慢剝開寧靜,享受愛。
North Face 在11月的時候舉辦一次別開生面的見面會。三位登山者,
一個意大利人Simon Moro,一個哈薩克人Denis Urubko, 一個美國人Cory Richards。
他們三個完成歷史上第一次在冬天攻頂8000公尺以上高山的創舉。 

這座美麗的高山是Gasherbrum II 加舒爾布魯木 II 峰位於巴基斯坦和中國邊界的喀喇崑崙山脈,距離K2約26公里,海拔8,035公尺,是喀喇崑崙山脈的第四高峰,世界第十三高峰。

三個人中Simon以及Denis是登山老手,擁有很沈穩,很溫柔,很堅毅的特質。
和在場很多聽眾一樣。登山家的個性恬靜,滿腹的熱情卻很害羞;
他們的夢想不能莽撞地去實現。在大自然面前必須謙卑,必須知道什麼時候撤退,
就算終點只是僅僅200公尺之外。

成功在山上和在人間不同,它的定義完全改變。攻頂不一定是成功,折返不一定是失敗。
每一分每一毫高山給你的恩惠都是量好給你的挑戰。
你和挑戰共舞,和挑戰共存。

Cory是三人成員中最年輕,最沒有經驗的大男孩,
身為攝影師的他帶回難得的照片以及影片,讓不能上到那個高度的我們也能看到上帝的作為。
某些影片細節可以再簡單一些,我認為可以不用那麼激情。
畢竟他們都是很簡單的人,已經非常美麗。 





2011年11月29日 星期二

OMA -不只是唯恐天下不亂

文:楊思勤
攝影:廖賢恩,葉乃翠

本文原發表于TA台灣建築報導2011年12月號

讀者應該還記得今年8月份TA和各位介紹過的倫敦巴比肯藝術中心。繼2009年《勒‧柯布西耶:建築的藝術 》展覽後,暌違兩年,終於有建築師事務所再次進駐巴比肯做大型展覽。這一次是來自荷蘭的大都會建築事務所(Office for Metropolitan Architectures ,或作OMA)。 OMA於1975年由普里茲獎得主雷姆‧庫哈斯聯合其他合夥人成立,是20世紀後期最具影響力的建築設計事務所之一,藉著其大膽的設計、獨特的構想及對於當代急速生活節奏的著迷,OMA積極在建築、工程及文化等範疇上提出許多構思,這些構思往往令世界得以重新塑造。本文將簡略介紹今次《OMA/進程》的展覽概況,並且報導OMA負責亞洲區事務的合夥人David Gianotten大衛‧希艾萊特和臺灣交通大學的曾成德教授對於建築速度的演講。下期則將與讀者分享他們二位的對談還有TA獨家專訪大衛希艾萊特的內容。

關於展覽
展覽入口進來歡迎參觀者的是一大塊字板,這個由科幻小說家菲利普‧狄克(Philip K. Dick)在1978年的文章《如何建造一個不會在兩天後就瓦解的宇宙》中節錄出來的一段文字其中有幾句很是扣人心弦:

“…我喜歡做的宇宙是會瓦解的。我喜歡看它們紛紛瓦解。我喜歡看小說裡的角色們如何承受配合他們面臨的問題。 我有個秘密,那就是我喜愛混亂。這個世界上應該再多些混亂。對社會和宇宙來說,我要很認真的告訴各位,不要假設『安定』永遠都是一件好事,真的。”

“在新的事物發生以前,舊的東西必須死去。這是個危險的領悟, 這表示我們終究必須和我們熟悉的事物分離,而這很令人傷痛…除非我們可以心理上適應改變,否則我們的內心終會逐漸死去 。 我要說的是事物、規矩、習慣還有生活方式必須死去,這樣本真的人(authentic human beings,或譯為屬己真我之人) 才能活下去。最要緊的就是本真的人, 就是我們這些有形的,能屈能伸的組織, 可以反擊,吸收,然後應對新的挑戰。”

這開場白馬上點破OMA的價值觀。說OMA唯恐天下不亂似乎有點武斷,不過這段話的確令人想到OMA種種充滿刺激與不安的作品。 建築師在社會上的影響力在於他們的成品很巨大,很明顯,直接影響每個人的生活。他們可以選擇用平凡的線條,不突兀的設計讓大眾喜歡;可以一輩子都在大眾或業主習慣的範圍內完成每棟建築。反之,他們也可以選擇另類的結構,材料和形式來挑戰大眾審美感與價值觀,發射出刺激以激發大眾更多的想像空間。或許就像庫哈斯在2004年出版,在前兩年的中國惹上風波的Content一書一樣。他可以正經八百地出一本正常的書,但他沒有。他的內文選擇用各種大小風格不一的字型組合,他的用色大膽,排版雜亂:圖表、統計、方程式、還有照片到處亂飛。庫哈斯瘋狂嗎?他或許會告訴你瘋狂的是這個世界。

是OMA 在英國第一次舉行的正式展覽,由去年在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中策展比利時展亭而得到無數好評的Rotor 主導策展。Rotor近乎以考古學的方式挖掘OMA辦公室裡大大小小的資料、舊物、文案、影像及模型,從中選出展覽的每件物品都有其存在於事務所內的理由,使觀者得以透視OMA的作品及其創作的深度、廣度以及其強勁生產力背後的工作內情。此次展覽表明一個立場:事務所就像建築本身一樣,有其混亂的過程。而這些混亂的過程也隨著每件優秀的案子改變。
吊滿扉頁的作品瀏覽架。
售賣 OMA 著作及限量版圖像的商店。
展館樓上主要展出近450件描述 OMA 過往及目前項目的展品,包括迪和查爾斯威利劇院(Dee and Charles Wyly Theatre)。

北京中央電視臺新總部大樓的模型和介紹,包括如何以四個簡單步驟從塑料切割出央視大樓的解析圖。
 展覽包括一間「秘室」,裡面的牆壁由 Rotor 一個月來從 OMA 辦公室搜尋出的廢紙所包覆(客戶和生意往來上的機密有被塗蓋),其中有email、有草稿、模型圖、拼貼、發想圖、素描、圖表…等等,讓OMA的思維一覽無遺。
首爾Prada Transformer展亭的表層樣板 。以及覆蓋羅斯柴爾德銀行總部大樓牆壁、印於布料上的畫作。

其他展品包括近期的康奈爾大學米爾斯坦堂;剛完成的比賽作品如洛杉磯布羅德美術館;還有被無限期暫停的項目如杜拜萬麗酒店。比較瑣碎的展品如庫哈斯致公司同仁規勸大家紀錄工作的手寫傳真 和OMA 合夥人 Ellen van Loon 的個人洞石收藏 。 這次巴比肯藝術中心西面入口有史以來首次向公眾開放,使展場可連接附近的高架道路。原先的出入口繼續開放,參觀者可自由穿梭及使用空間。 OMA之所以是今日的OMA,不可或缺的另一半就是負責研究分析的對稱機構 AMO。舉凡建築所能觸及的所有政治、人文、社會、經濟層面;甚至到媒體、可再生能源、科技、出版、時尚等等,AMO的任務是“客觀”的數據分析理性地歸納出OMA的設計方案。這次展覽也剛好碰上OMA在英國首批建築物的開幕,包括格拉斯哥的 Maggie’s 癌癥關顧中心及倫敦的羅斯柴爾德銀行總部。
電梯核心覆面研究(深圳證券交易所):這些裝飾花紋是由金屬削切工具-CNC  雕刻機用上下移動的圓錐形刀具,平行地雕刻溝槽 ,然後用金箔覆蓋整個表面,最後打磨。這樣只有凹槽內才有黃金留下。
 在預算普遍不足的情況下,Rotor 的策展能力受到很大的考驗。可以看見Rotor捨棄印刷精美的字卡放在牆上,而是土法煉鋼把一張張的說明用簡單的膠帶粘貼在地板上。
OMA討論中東的議題,慧詰的幾句話話令人玩味:
“把80和90年代的新加坡和中國加在一起得到的就是今日的中東” 
“這個世界開始漸漸失去可以從頭再來過的地方”
“新加坡,就是有死刑的迪士尼”. (本圖由OMA提供) 

建築的速度

十月二十七號, 大衛希艾萊特 (David Gianotten) 與曾成德教授討論建築的速度。 兩位演講者開場都拿速度的方程式(補方程式)作為引言。不過對於建築師來說,方程式裡面的距離換成了空間。建築的速度乃建立在空間與時間的關係上。 在中國,因為經濟與人口的快速發展導致整體開發和施工的速度都快速上升。以深圳的帝王大廈來說,造一層樓只需要2.5天。美國和歐洲在2007年後的工程花費大幅降低。現在加上歐債危機,預計中國建造業將會超越各國。再看中國住宅,十年內增加10倍住宅量的誇張成長在都市計劃史上是頭一遭。另外從GDP成長率還有高鐵的發展都能發現中國以驚人的「速度」超越其他先進國家。都市計劃數據顯示,從現在到2030年,中國將產生400億平方公尺的樓面積,等於10個曼哈頓。營造業蒸蒸日上的情況也可從負面角度瞭解。大衛指出中國近年來的賄賂案有1/3都和工程營造有關。

在中國工作的OMA也必須跟上中國的速度。 被邀請參與深圳前海地區概念規劃國際咨詢的時候, OMA必須在短短5個星期的時間完成1600公頃的企劃案。在蘇州,OMA有 6個星期的時間完成4200公頃的整體規劃,同時還得探討研究先前6個蘇州整體規劃案的失敗原因。然而速度無法決定一切,OMA必須放棄規劃面(urban plan),而轉由策略面(urban strategy)來思考土地使用分區和自然環境保持的問題。在長春,OMA以扶持創意和設計產業做為都市規劃的出發點。大衛用北京中央電視臺(以下簡稱CCTV)和李布斯金(Daniel Libeskind) 在紐約世貿遺址上的自由塔 做比較。約莫同時確定設計案的兩個項目在完工速度上大不相同。CCTV將於下個月的農曆年開幕;而世貿中心只有紀念碑在今年9月落成,自由塔要等到2013年的四月才會完工。由此可見中國建築速度之快。
中央電視臺施工狀況。CCTV 是一個反摩天大樓的摩天大樓。內部設置的公共參觀動線隨建築繞行,民眾可以進入CCTV ,瀏覽整座大廈以及眼前變化的景色,並且目睹整個媒體製作流程。民眾除了窺看電視製作過程外還能欣賞居高臨下的壯麗都市風景。OMA 的概念是一個沒有終點、環形延續的摩天大樓。因為環形所以沒有終點,這棟樓永遠都會是最高的摩天大樓。 

大衛說道,現今美國和歐洲的私人開發案越趨繁瑣,在程序上不夠精簡化。主導案子的不是建築,而是一道道的程序。大衛拿OMA在荷蘭鹿特丹的辦公室案子The Rotterdam和中國深圳交易所比較。二者皆為私人開發案,前者進行10年後才正要和後者進行4年多的工程同時完工。深圳證券交易所主體在兩個月前已封頂,立面也快要完成。 在中國,只要開始做立面,就可以開始裝修室內。幾個不同期的工作可同時進行。 深知欲速則不達的道理,OMA總是有五個員工在現場監工,除了深信建築師親臨現場的必要之外,同時也得確保高速工作下的成果品質。

因為在競圖結束的五天前才受到主辦方的邀請,OMA的設計必須很簡單。交易中心的大樓底座擡升到40公尺高,由超過超過60公尺的懸臂樑支撐,成為一個懸浮平臺,內部形成挑高的大廳中庭,下方地面空出來的地方為都會廣場,供大眾使用。大衛指出,平臺若位於地面層會讓人有距離,且有固步自封的感覺,無法讓人親近。但是漂浮在半空的平臺加上都會廣場的設計讓大眾願意前來,使這個交易所成為市中心的中心。

速度不止影響建築,縮小視角的話,速度對於辦公室的傢具選擇上也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因為交易速度過慢可能影響投資者資金的流失。因此,OMA打造的辦公室除了設定挑高空間(讓現場不至擁塞),還特製了傾斜式的Z字形股市交易桌,讓所有螢幕一目瞭然,希望在更舒服的環境下能夠加速成交效率。大衛說這款桌子在別處證券交易所的詢問度很高!

大衛接著說到OMA在臺灣的第一個案子-臺北藝術中心。在歐洲,投資在公共空間的建築成本持續下降,在亞洲則逐年上升,從各國註重文化建築和建設便看得出來。 臺北藝術中心的困難度在於如何把城市性結合到文化層面。本案的基地位於士林夜市。OMA覺得要把富有強勁生命力和能量的夜市抽離此地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所以OMA提出保留夜市,並在其上方加上臺北藝術中心。這樣一來,在地的都市文化將與表演藝術同處一地,並可以互相對話 。OMA認為這樣「高文化」和 「次文化」的對談只有在臺北才能形成。

臺灣身為現今華人世界中言論自由度最高的國家,受到中國,日本,美國文化的影響有其獨特的多元性。OMA團隊在參觀士林夜市的時候發現小吃攤販的大煮鍋裡面分成好幾格,每格各司其職:燒甜不辣的旁邊炸豆腐,煮麵的隔壁燙青菜。如此高效率地使用不大的空間,靠著創意和變通性的生活方式啓發了OMA最後 「多元又可融合」的劇場設計- 包含三個相互獨立但又可結合的展演空間-戲劇廳、音樂廳、大舞臺,藉此找尋空間結合的新可能。

藉由這次的提案,OMA所找尋的是創新的文化空間。大衛說“最激盪人心的文化行為並不發生在劇院裡面,而是在公園或是工廠一類的地方;總之不是發生在特別為其打造的場地裡面。”為了這個案子,OMA和臺北的表演藝術工作者一起合作的過程也讓建築師瞭解到不同使用者使用建築的的方法。

以往的劇場只能讓觀者看到局部的面貌,看不見後臺以及製作的一面。因此OMA再次置入公共參觀動線,利用手扶梯和電梯讓來了夜市,只是路過的人們也能真正地“進入”劇院參觀各處。可以在隔音牆的外面看排練室、後臺、化妝間、甚至是正在表演的舞臺等等,進而瞭解劇場的運作。臺北藝術中心其實更像一個位於夜市之上的機器。一些臺灣人不僅認同這棟建築的美感,認為它長得像皮蛋豆腐。大衛笑笑說身為建築師就是得承受負面批評。

接著大衛談到建築建設的決策過程,這和建築的速度有密切的關係。他拿中國的情況和英國做比較。中國的決策過程非常簡單-中央政府下來是省政府,然後是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匯報高層單位並建議做法,再讓上級作出決定。建築師甚至知道所有影響決策的階級幹部。英國的決策過程大致相同,不過最底層不是地方政府,而換成了人民大眾,而這層介入巨大地影響了決策過程。大衛說,聆聽大眾聲音非常重要,但這也造成了一個很大的問題,也就是讓決策者失去魄力,猶疑再三,不敢放膽執行。

不過大衛提及自己一個與大眾工作的特別經驗。2000年在荷蘭東部城鎮Enschede(知名荷蘭Grolsch啤酒釀造城)的一間煙火工廠,發生劇烈的爆炸。1/3的城市遭到摧毀,所幸沒有生命損失。 雖是重大災難,但這次的意外給了Enschede一個機會讓大眾和建築師合作,創造一個新的整體規劃。 在沒有其他政府單位介入之下,大衛之前的事務所SeARCH和公眾直接合作,做出決策,並且告知政府相關人員怎麼執行。僅一年半的時間,大眾和建築師一起創造的整體規劃被通過。在每個人都必須發表自己的意見和願景。之後短短三年,市內三棟主要建築-文化,教育和商業中心陸續完工。女王前來開幕剪彩並對如此快速的效率致意。沒有繁複的程序,所有居民的意見也被整合採納,最後的三棟建築還也非常具有水準-大衛說,為什麼我們不多用這個方式來執行我們的建築呢?

這次的爆炸案帶來了都市更新的機會。大衛說中文“危機”二字告訴我們在危難的時候同時也是轉機。因此,或許我們應該把現在的歐債危機當作一個可以讓建築業改變的機會。與其想出更多繁瑣的程序來保護每個決策過程,或許在現在這個時間點,我們可以效法中國[筆者加:在決策過程上的魄力與行動力]。當然,他說他沒有任何數據或研究來支持他這番論點,這純粹是他自己近期的思考與感想。

曾成德教授接續了大衛的談話,並把觀點拉到臺灣。他指出與中國相比,在臺灣 、香港和東京的空間有限,建築的速度不取決於 “數量”,而在於“變化”。然而不只是建築,臺灣人的整體生活都圍繞在 “速度”上;看西門町的霓虹燈就知道。幾乎每個廣告都和速度有關。運動鞋,行動電話,電腦帶給我們更快的步伐,更快的手機上網,更快的轉速。曾教授討論的速度從建築拉高至整體的都市發展。

「七個城市 ,一個故事」是曾教授的演講題目。他以西門町短短105年間幾經建設、更新、重建的過程來闡述臺灣的建築速度。清末的臺北古城牆與西門在日本殖民政策下被拆毀,留下今日的中華路。臺灣光復後,隨著國軍撤退來臺,大批無家可歸的民軍進駐中華路旁的地段搭建臨時住宅, 欠缺管理之下逐漸演變成違章建築群,有如大型貧民窟。十年後的1961年,現代風格強烈的中華商場落成,西門町盛世非凡。然而隨著消費形態的轉變以及都市計劃,中華商場於1993年拆除,隨著鐵路地下化還有捷運的興建,現在的中華路變成了林蔭大道。這些世代替換下的不同面貌替臺北造就了獨特的現象。

曾教授也提到了大衛先前所談及的臺北藝術文化中心以及臺灣文化中的高速移動性(從夜市的案例也能深刻的體會出這點)。曾教授以摩托車在臺灣的現象為“速度”這個議題做了結束。臺灣現在有高鐵,許多人也有車,不過有時寧可放棄開車而改騎摩托車 ,因為摩托車比較“快”讓人到達目的地。論速度雖比不上高鐵和汽車,但摩托車的靈活度佔了絕大優勢。學會避開大家都走的道路,換走其他路徑。在這點上,曾教授認為OMA的處事模式和臺灣相當貼近,這也是為什麼他們能在臺灣跑的這麼快的原因。

OMA 目前由七位合夥人 帶領,旗下約有280名建築師、設計師及研究員,於鹿特丹、紐約、北京及香港的辦公室工作。 除了Iyad Alsaka因故無法前來,圖為所有合夥人聚集一堂。最右為曾獲多個國際獎項(包括 2000 年的普拉茲建築獎及2010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終身成就金獅獎。)的創始人雷姆‧庫哈斯。

《OMA/進程》於今年10月開幕,將在倫敦巴比肯藝術中心 展到 2012 年2月19日,並有一系列的專題演講與活動。各合夥人都會發表演說,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到巴比肯的網站上觀看錄影。網址是http://www.barbican.org.uk/galleryvideos/

2011年11月22日 星期二

所有河, 所有咖啡店


  


然後有一天你會發現
原來每個地方都一樣
流著相同的運河,船夫唱著相同的歌謠
不是O Sole Mio就是歸來吧蘇珊娜
風琴手彈的不是教父就是La Vie En Rose

我們喝著同一杯咖啡, 早上, 下午, 晚飯後。
white coffee, flat white, 是的如果你想叫他latte,
卡布奇諾也可以。
我們只是需要咖啡因。

旅行滿足的是自己的驕傲。

火車不停地往前駛去。 一站又一站,聽不懂的站名。
買來的麵包口感像餅乾,買來的蛋糕如麵包。難以下嚥也仍然新鮮有趣。
我們去教堂, 廣場,廣場旁的冰淇淋店。
故意玩玩光圈,調調快門。
好正當地撇開眼光不理會兜售紀念品的吉普賽,
其實他們千年以來都有家,流離失所的是我們,
我們連一條包覆軀體的睡袋也沒有。

我們想念,一碗家樓下的肉羹米粉
我們找尋:
1. 屬於“我曾經也是這樣”的時刻,
2. 符合“我的”的各項條件。

旅行到頭來是把所有可消化,可分析的景物經驗歸納。
所謂成功的旅行便是決定於自己的認同感。

我們身上貼滿標籤,回憶,票根。日出之前回到青年旅社裡面
坐櫃台的小姐穿了個鼻環。紅頭髮,問她哪裡好吃碗飯她說樓下食堂就夠好了。
兩小時候她下來抽煙,手上拎了隔壁巷口買的falafel wrap。旅行充滿謊言。

falafel香的蓋過白天我們努力記住博物館內某座女神的微笑角度。
那枚煙光閃爍的鼻環隨她的咀嚼上下搖晃。

骷髏頭的形狀...

2011年11月16日 星期三

秋葵燴豆腐

適合晚秋的無肉料理
秋葵和豆腐都很滑嫩,容易入口。
飯後可以燒一杯帶紫羅蘭花香的伯爵茶,
建議茶淡、少糖、不加牛奶

2011年11月15日 星期二

2011 發表作品 西敏寺:祂的殿堂不是我的信仰

原文載於世界遺產雜誌第15期(2011十一月出刊)
文:楊思勤


今年全世界最受世人矚目的教堂,應該非剛於4月舉行完皇家婚禮的西敏寺莫屬了。西敏寺坐落在英國倫敦泰晤士河畔,緊鄰國會大樓。這座英國國寺建於西元11世紀,當時多數基督徒認可羅馬天主教會和教皇的權威。直到16世紀宗教改革運動,使得歐洲各地的教堂組織與儀禮發生變化,加上其他政治因素,英格蘭教會逐漸獨立於羅馬天主教會之外。西敏寺雖身為世界遺產,仍然每天舉行彌撒,每小時教堂內會靜默一分鐘禱告。今日的西敏寺完全自籌資金,沒有從王室和英國聖公會或國家的財政項目撥款,全數仰賴門票收入和捐款維持營運。筆者試著從宗教革命此一複雜歷史事件,來理解西敏寺的轉變和見證。

談到英國的世界遺產,不得不提的就是九百多年來見證英國從一個歐洲邊緣小國、發展到世界霸權「日不落帝國」的西敏寺。西敏寺的全名是「西敏市聖彼得牧師團教堂」(Collegiate Church of St. Peter, Westminster,又譯作「西敏市聖彼得學院教堂」),是所謂「皇家堂區」,由英國國王親自領導,不受任何教會管轄。這座名寺由修道院和教堂兩部分組成,最初建於西元10451065年之間,由懺悔者愛德華下旨為本篤會教士所建,迄今已近千年歷史。我們現在看到的建築是亨利三世在1245年任命建築師耶維爾(Henry Yevele)重建的結果,建築主體於1517年完工,至於西側美麗高聳的哥德垂直式雙塔則是18世紀初的作品。

人神之間一線隔
西敏寺是一座非常完整表現中世紀(英國對中世紀的定義為1066-1539年間)教堂風格的建築。在西方建築史上,中世紀期間出現過的建築風格有仿羅馬式、哥德式、文藝復興早期、裝飾風格與垂直風格五種。羅馬式(或作諾曼式)風格和哥德式在本質上相同,都採用拱式。不過前者簡樸的外觀逐漸擴展成後者複雜的型式──例如在教堂內部周圍多加了小教堂(chapel)還有唱詩席。羅馬式建築反映出1012世紀基督教建築謹嚴的信仰情感,外型上最顯著的特色是筒形拱頂(barrel vault),僅以半圓形出現,沒有多餘的裝飾。厚牆窄窗、圓柱粗大,室內光線昏暗,總體而言是低調沈重的建築。到了131415世紀,教堂的半圓拱頂伸展成尖頭拱頂,也就是大家印象中高聳的典型哥德式建築。隨著社會繁榮和科技進步,教堂建築愈變愈花俏。其實在聖經中,上帝沒有囑咐人要造出巧奪天工的教堂來榮耀祂。聖經中不止一次記載上帝並不喜悅人在表面物質上的討好,例如在《舊約》〈何西阿書〉中所述:「我喜愛良善(或譯憐恤),不喜愛祭祀。」以及〈詩篇〉記載:「祢本不喜愛祭物……神所要的就是憂傷的靈;神啊,憂傷痛悔的心祢必不輕看。」教堂後來轉變成富麗堂皇的巨型建築,似乎不在表明其豐富的宗教意境,更多成分或許只是人自己對宗教情感不足的心虛投射。

西敏寺除了是一座教堂,還是英國歷代君主加冕典禮的所在地,歷史上的重要意義使西敏寺在1987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有別於華人分開婚喪喜慶地點的禮教規範,西敏寺同時也是英國國王、王后、貴族的陵寢。華人社會對於墳墓、亡靈的印象多半帶著戰競與畏懼,這在歐洲教堂中或許可以稍稍被化解。陵墓可以讓人親近,可以讓遊客的腳踩過。人們或駐足,或思想墓碑上的詩句,或欣賞碑文旁的雕刻。這裡並不陰森,反而更像一座內容豐富的博物館。

遊覽寺內時可以發現,中世紀的陵墓石棺上通常會塑製已故者的石雕像。常見的姿態多是肅穆
的臥躺式。這些雕像的衣著講究,不論是雪白的襯衣、細緻的皺褶高領、酒紅袍子或金色冠冕,至今依然生動鮮明。隨時代的演變,西敏寺內後期的陵墓和紀念碑有著不同的面貌。靠近北側大門,伊麗莎白‧南丁格爾(Lady Elizabeth Nightingale)的紀念碑就讓人印象深刻。碑的上方是一婦人氣若游絲地斜倚在驚恐的丈夫胸前。下方則衝出一隻沒有下巴的死神骷髏,身著披風,手執利刃,似要奪去婦人的靈魂。整座雕像顯出18世紀中期開始的浪漫主義風格,注重描繪人性以表現強烈的情感張力。許多歷史名人也都沈睡此地,包括科學家牛頓、大文豪狄更斯、詩人喬叟等等。教堂內也設置了一些紀念碑獻給影響人類至深的人物,如珍‧奧斯汀、達爾文、邱吉爾、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恩。

歷經血的宗教改革
如同英國戔戔可數的其餘幾座中世紀修道院,西敏寺見證了英國國內史上最波折的一頁──宗教改革。耶穌基督死後,許多文化層面的社會禮俗和習慣逐漸融入基督教信仰。西元4世紀左右,教會開始創造出一些不在聖經描述以內的教義和儀禮,例如在西元375年提出敬拜天使及巳故聖徒和聖像;西600年提出向馬利亞禱告;1079年禁止祭司階級人員結婚;1190年販售贖罪券。當時在修道院修習神學的馬丁‧路德於1517年提出95條論綱,指責天主教會曲解並添加基督教教義── 例如,上帝並沒有在聖經裡提及創立教宗的職位,更沒有立基督為祂在世的代表和教會的最高權威。此外,每個人可自由解讀聖經,直接從神領受話語。(註)當馬丁‧路德提出宗教改革時,英國當權的亨利八世親筆發表了一篇衛護論(Defense of the Seven Sacraments),駁斥路德的言論並誓言忠於教宗。不教堂平面呈十字形,主體部分長達156公尺,堂寬11.6公尺,耳堂(就是十字形短翼部分)總長62公尺。上部拱頂(vaulted roof高達31公尺,是英國哥德式拱頂高度之冠,也因此本堂總體在比例上顯得狹高挺拔。教堂西側著名的雙塔高68.6公尺,在17351740年間才完成。平衡教堂拱頂的作用歸功於橫跨中殿兩側的飛扶壁(flying buttress過後來亨利和原配西班牙阿拉貢的凱薩琳離婚案,使他和保守的天主教教廷正式決裂。亨利八世透過英國國會的支持,創立了英國國教派(也就是後來的聖公會),由英國君主直接管轄教會,不再聽命於羅馬教廷。愛德華六世統治期間,聖公會的教義依循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論點,發展日益完善。下一位王位繼承人瑪麗一世是天主教徒,她上台後擁護天主教復辟,火焚大批新教徒,知名的「血腥瑪麗」一詞即由此而來。瑪麗死後,同父異母妹妹伊莉莎白一世繼位。她信奉宗教改革後的新教,因此又恢復了聖公會的國教地位。她迫害天主教異議份子,隨其父亨利八世之舉再次脫離天主教,並拒絕向羅馬教廷進貢。一般認為,是宗教的分歧造成了這場英國國內史上最血腥的浩劫,其實另一主因歸咎於皇親之間的政權鬥爭。在亨利八世登基初期的神權時代,王室必須效忠天主教教廷,教會和修道院是最大的地主集團,財富足以妨礙王權的擴張。亨利八世在確立王權至上的同時,開始收回教會及修道院的財產,身兼宗教領袖,從此政教合一,地位穩若磐石,更是富可敵國,王權高漲達於顛峰。


見證恩仇一笑泯
中世紀的教會興衰記述了王權與神權既相互扶持又彼此競爭的王朝更替,以及教會對社會、藝術、文化和經濟的影響。教堂即是歷史的見證。亨利八世與天主教教廷決裂後,隨之而來的是遣散、關閉或搗毀天主教修道院的行動。位於威爾特郡(Whiltshire)的萊考克修道院(Lacock Abbey 電影哈利波特拍攝地點之一)就是一個例子。萊考克修道院被亨利八世解散、賣給士後,具有天主教色彩的一切建物或裝飾都必須撤下,只有少部分 「無害的」建物如迴廊cloister)被允許保留。時至今日,我們仍然可以在英國各地看見這些「去天主教風格」的修道院。
Lacock Abbey (c) phasb


與皇家關係密切的西敏寺,在宗教鬥爭中倖免於難,它沒有被拆除,也沒有被改頭換面。亨利八世執政時期, 多資金被挪去修建聖保羅大教堂之用,西敏寺處於半關閉的狀態。或許因為它和皇家關係密切,伊莉莎白一世執政時將西敏寺改為學院,也就是Collegiate Church of St Peter at Westminster,西敏寺因此存留下來。直到19世紀,這裡是僅次於牛津、劍橋大學,全英國第三位的學府。欽定版聖經《舊約》的前三分之一和《新約》的最後二分之一,就是在這裡被翻譯成英文。


伊莉莎白一世之後的英國,不論在科技、學術和文明方面都開始興盛起來。宗教戰爭這段恩怨也漸漸隱沒於西敏寺的墓穴塵埃之中。同樣敬拜上帝的家人,因為不同的信仰解讀與政治分歧而引來殺戮的結局是什麼呢?瑪麗和伊莉莎白這對姐妹死後,埋葬她們的是位於西敏寺東側的同一個墓穴。在陵墓下方刻著這段話:

「在瑪麗和伊莉莎白的墓旁,謹記,那些在宗教改革中因信念歧異而分離的人們,皆是為基督與自身良知而
付上生命。」

Near the tomb of Mary and Elizabeth remember before God all those who divided at the Reformation bydifferent convictions laid down their lives for Christ and conscience’ sake.”

對西敏寺來說,成為世界遺產的原因或許不是它的建築特色多麼與眾不同,或是裡面埋葬了多少聲名顯赫的歷史人物;而是,它在歷經爭戰,見證恩怨後,讓仇人同葬一墓,所傳達給後人的教訓。當靈魂隨著已逝的過往慢慢安息,西敏寺繼續敞開大門,引導眾人來到神的殿堂,面對自己,面對上天;與自己和好,與上天微笑。

教堂平面呈十字形,主體部分長達156公尺,堂寬11.6公尺,耳堂(就是十字形短翼部分)總長62公尺。上部拱頂(vaulted roof高達31公尺,是英國哥德式拱頂高度之冠,也因此本堂總體在比例上顯得狹高挺拔。教堂西側著名的雙塔高68.6公尺,在17351740年間才完成。平衡教堂拱頂的作用歸功於橫跨中殿兩側的飛扶壁(flying buttress

《表》西敏寺大事記

960   第一批本篤會教士定居於托尼島( Thorney Island) 即後來的西敏區
1065    1228日,在懺悔者愛德華的命令下,西敏寺修建完成
1066    這年的聖誕節征服者威廉舉行加冕禮。是有文字記載以來在西敏寺加冕的第一人
1245       亨利三世開始建造現有的教堂
1301       加冕寶座完成,從1308年起,用於日後所有的加冕典禮
1400       傑弗里 喬叟葬于寺內南邊耳堂
1503       亨利七世開始修造寺內聖母堂
1540       亨利八世關閉修道院
1553       瑪麗一世復辟天主教為國教,重新開放西敏寺
1560       伊利莎白一世將本寺定為學院教堂
1745       西塔落成
1920       無名戰士葬于中殿
1953       伊利莎白女王加冕典禮
1997       戴安娜王妃葬禮
2002       伊利莎白皇太后葬禮


(註)路德在1517年萬靈節前夕,也就是1031日那天,宣布他反對贖罪券,寫了95條論綱,指出這不但對人的得救不利,還影響了教會的正常運作。當時的人們認為,天國的鑰匙在教會手裡,一個人進入天堂前要先洗淨生前所犯的一切罪行。他們最怕的是死後在煉獄中的刑罰,因此相信只要用贖罪券就可以上天堂,一張贖罪券能縮短死後在煉獄中的刑罰。馬丁‧路德發現這樣的說法與作法完全不能見容於聖經與理性。贖罪券的買賣鼓勵了處於罪惡中的人,不去思想基督,不去祈求上帝的饒恕。就這一點,路德的神學與當時天主教會的神學有明顯的不同。


圖片來源(除Lacock Abbey):Westminser Abbey

2011年11月2日 星期三

不投降


小時候我不愛吃葡萄,吐籽好麻煩。
現在的葡萄基因改造完全沒籽。一顆顆長的大又甜。
現在生活少了很多麻煩,卻沒有因此而變的比較簡單或是容易處理。

還是別投降吧,就算是面對很小的事情。

2011年10月29日 星期六

女朋友


壓斷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往往很不明確
駱駝累了的時候需要 很老套的笑話
最好是偶爾回顧過去的那種你知我知的笑話

啤酒,麻辣鍋,偶像劇,然後等最後一個好朋友來按我家門鈴
下樓,繼續聊天,當然是到我們喜歡的酒館
要成為我們喜歡的酒館很簡單,只要距離近就好
昏黃燈光,爵士樂
我們一直想,演電影"火線XXX"和長的很像達思丁霍夫曼的那個人是誰?
那個誰,在那個電影裡,和曾經和湯姆XX斯在那個劇裡演對手戲的啊!
傑瑞米愛郎?湯米李瓊斯?
這些人完全不像。我們在很多X的方程式裡面敘舊

我不知道你在講什麼
我還是你最老的朋友

我要去廁所了。

嗯。

2011年10月21日 星期五

中東,新加坡和中國

"這個世界漸漸開始失去可以從頭再來過的地方"
"新加坡,就是有死刑的迪士尼"
"把80和90年代的中國加新加坡,就是現今的中東"


-all quoted from OMA's 2011 Exhibition at Barbican Centre
-圖片依序來自這裡這裡這裡

2011年10月19日 星期三

OMA雷姆庫哈斯對李文斯基在紐約世貿中心重建案Ground Zero的評論



911十年。一大早看庫哈斯大叔隱隱生氣 咄咄逼人的一段話讓人在沈重駛進城市的地鐵上被刺了一下。有點類似自己愛耍賴還要合理化耍賴的過去被他清楚地說中,也就是耍賴背後的假正義被抓包了。


紐約也好,小布希也好,美國人也好,建築師也好,每個人都有權利繼續耍賴(例如,出兵攻打伊拉克,視所有回教團體為恐怖份子,或是硬多做3個摩天大樓賭氣說 “你毀我兩棟我還多蓋三棟”)。 這裡庫哈斯要說的, 或許在于建築身為一種態度,可以選擇放下,或是永遠看著傷口。只是選擇傷口並不令人比較好受,不過是推自己掉進黑洞。


Rem Koolhas' comments on Daniel Libeskind‘s Ground Zero:


"The winning architect, an immigrant, movingly recounts his first encounter with liberty but avoids what he left behind: Stalinist Poland, in 57. Instead of the two towers-the sublime-the city will live with five towers, wounded by a single scything movement of the architect, surrounding two black holes. New York will be marked by a massive representation of hurt that projects only the overbearing self-pity of the powerful. Instead of the confident beginning of the next chapter, it captures the stumped fundamentalism of the superpower.
call it closure."


庫哈斯毫不留情地指出李比斯金不展望未來,反倒強調傷口(例如暴露雙子星塔倒塌的兩處黑洞)並合理化美國人過份誇張的自憐情緒。李比斯金在解釋得獎設計的時候,動容訴說他以移民身份來到紐約時候,宏偉的,充滿摩天大夏的紐約天際線給他的震撼。那是每個來到紐約的人都曾感受到的激情。但他決口不提他背棄了什麼(被斯大林佔領的波蘭家鄉)。Ground Zero 呈現的是超級強國被腰斬的激進主義。這就是它的收尾方式。


previously published in Wired 11.06 (june 2003) / 節錄自Content 一書
照片來自這裡

2011年10月12日 星期三

有始有終



宇宙萬物都在不停地墜入彼此的宇宙中。我們彼此扭曲,變形。
我們不能停止時間,時間也不會停止我們。

window: from St. Martin in the Field, London UK
photo source: isteve on flickr



2011年9月27日 星期二

巴比肯: 美麗誤會下的醜陋決定?

"在商品化與一致化的住宅市場中,人民喪失了許多居住決定權,只能任由營造商擺布。林君安在「談台北步登公寓」中,以歷史的角度重新看待這個可說著實改變常民居住行為的建築形式。林文可對照楊思勤的「巴比肯:美麗誤會下的醜陋決定?」一文。該文讓我們看見英國在二次戰後住宅建築發展的一個縮影。在高房價的當今社會中,何時住宅竟成為絕大多數人高不可攀或無法設想的領域?我們期待這連續幾篇的評論,能帶來具有重量和深刻的反思。" (來源)



原文載於TA台灣建築報導雜誌2011年9月號

文:楊思勤
照片:葉乃翠

英國人,或細分一點來說,多數的英格蘭人都不喜歡公寓大樓。 根據社會人類學家芙克斯所做的英格蘭人人類學田野文學<瞧這些英國佬>指出,英格蘭人的住家原則非常清楚: 英格蘭人們就是不想像其他國家的城市居民一樣住在公寓或公用中庭,他們[有能力的話]一定得住獨棟房子,要有自己的院子。” (芙克斯, 2006, pp152) 。對終其一生都得在高樓,公寓或集合住宅居住,生兒育女,甚至養老的台灣人來說,我們很難理解英格蘭人的堅持。

住宅大概是最複雜也最難處理的一種建築。自十九世紀末以來房屋問題不斷惹擾英國維多利亞女王執政晚期人口激增工業污染使城市加速頹圮工人階級所住的貧民窟所帶來的社會與衛生問題使政府在1883年通過房屋政策10年後英國史上第一批國宅在東倫敦的修爾迪奇 (Shoreditch)以公寓型式落成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政府為返家的士兵打造了Becontree Estate[i] ; 二戰後飽受轟炸的英國面臨更嚴重的房屋短缺問題這次英國政府決定向上發展興建高樓公寓

廉價,功能性強,自給自足的摩登高樓公寓1950代晚期到1970年代晚期,以現代主義之姿從此改變英國都市的天際線 (Collins, 2011)然而在不到30年的時間高樓國宅開始出現許多弊病,許多已被拆毀或是即將面臨被拆毀的命運。

今非昔比當年摩登閃耀的現代建築到了今日竟是衰敗陰鬱 是設計不良? 建築師美感有問題? 大眾不懂得欣賞? 還是背後有更多原因?

[圖一]羅賓漢花園建於1972. 由英國知名粗野主義建築夫婦二人組設計. 概念上效仿柯比意的馬賽公寓. 30多年後, 羅賓漢花園社會問題層出不窮, 而建築沒有妥善維護的情況下呈現苦悶空虛的蕭條感. 雖然2008年諸多知名建築師(如里查羅傑斯, 哈蒂, 與范裘莉都聯署為羅賓漢花園請命, 使羅賓漢花園能被劃為古蹟/保留建築, 但文化部長伯罕(Andy Burnham) 仍在2009年否決了這項申請. 羅賓漢花園將被拆除已成定案, 都更正在進行中.

本文挑選位於倫敦金融區的巴比肯做為一個住宅個案簡單討論其從無到有的規劃歷史期間所遭遇的挑戰 建築設計之考量以及社會變化社會觀感對住宅和建築的衝擊因為篇幅有限無法一一詳述所有議題,尤其略過比肯藝術中心的介紹,望讀者諒解並批評指較

巴比肯代表的是一種與時代鬥爭的態度自設計到落成的這28年間(1954年開始規劃與建築設計,1971年開工,1982年落成)建築師隨著時代持續地修正他們對於未來的憧憬不論是自給自足的集約城市,中央控制,功能性強的住宅,或是融合文藝與自然景觀的迷你生態圈。巴比肯可說是一個經歷不斷衍變蛻變的建築產物。走進巴比肯,熟知建築理論,受過專業鑑賞的建築師或藝術家或許很能欣賞這座建築群。但對一般民眾來說,體會粗野主義的建材美感與接受混凝土冷冽剛壯的建築表情並不是一時半刻就能領悟 (再說也不是每個人都同意這樣的美學)

 [圖二]巴比肯高聳入天的40多層混凝土建築以高調的姿態佔據倫敦的天際線, 令那些討厭混凝土建築的英國人怒不可遏。


巴比肯的規劃歷史
一般人的印象巴比肯是60-70年代的產物。其實巴比肯的概念與設計可以追朔到更早的1930年代。巴比肯位處倫敦市中心西堤區(City of London,也有其他文獻翻譯為倫敦金融市) ,在二戰時期遭受德軍猛烈的閃電轟炸(Blitz),超過一百萬棟房屋被炸燬,四萬三千人喪生巴比肯地區幾乎被移為平地。雖然贏了二戰 整個英國物資貧乏, 房屋嚴重短缺。

無居民政策
1943現代英國城市規劃鼻祖艾柏克隆比(Sir Patrick Abercrombie)提出了<大倫敦計劃>[i],主張縮減倫敦市中心的人口。他鼓吹民眾移居綠地充足的郊區,並提議建造環型交通網,以環快道路與鐵路把人們輸送到市區上班。艾柏克隆比認為除了一些必要的專業單位(如警察與醫院),西堤區應該成為純粹的商業中心,而位在西提區的巴比肯區自然也沒有興建住宅的必要 到了1947年,倫敦市法團提出了倫敦西堤的重建計畫(City of London Plan),同樣計劃將西堤區打造為商業園區,藉此把散佈在各處維多利亞式房屋中的辦公室集中至新式的辦公大樓 1951年的統計指出,當時只有58位居民住在巴比肯區

就在此時,倫敦出現了大批非法佔據空屋的民眾,多數是因二戰而喪失住屋的民眾這些人流離失所, 怨聲載道重建工程的緩慢巴比肯區是最早遭受閃電轟炸的地區之一,政府在戰後隨即強行徵收巴比肯土地,卻遲遲沒有興建動作一大塊殘破的地方閒置久了,不僅持續掀起一幕幕觸目驚心的戰時回憶,每年土地閒置的損更高達25萬英鎊!

其實,西堤區為什麼不能是一個辦公與住宅兼備的地方? 無居民政策在1952年受到強烈,倫敦市法團(City of London Corporation)發出競圖通知,由皇家建築學會主導,計畫在巴比肯區的黃金巷(Golden Lane)興建900(後來增加至1400) 的集合住宅,這項競圖共有187組團對參加,最後由默默無名,在金士頓大學[ii]教書的帕渥(Geoffry Powell)贏得他邀請同是菜鳥的搭檔錢柏林(Peter Chamberlin) 和克里斯多夫邦 (Christof Bon),組成CP&B事務所[iii]CP&B打造的黃金巷建案整體設計呼應柯比意的馬賽公寓。每棟建築都設置有單人雙人或是三/四人以上的家庭房型。黃金巷成為倫敦內首座以不同建築類型組合而成的住宅區它的興建讓巴比肯添了熱鬧的人氣

[圖三]黃金巷令人驚豔的屋頂花園不僅是CP&B對柯比意馬賽公寓的推崇,也是對現代主義的實踐。
大膽伸出屋頂的泳池(照片上方破浪造型處)體現攝人的氣勢.

1953年英國政府放寬了規劃限制一年之後,巴比肯地區就出現三個規劃申請案,全部都不是純商建案,都包含住宅第一件是倫敦市法團把之前的商業開發案置入少數住宅,重新遞上規劃申請第二件是倫敦郡議會(London County Council)的整體規劃案第三件則是由民間組織<新巴比肯委員會[iv]>委託AA畢業的建築團隊Kadleigh, Horsburgh & Whitfield 製作總體規劃(簡稱凱得雷計畫)

凱得雷計畫代表一項重要的里程碑他們不僅提出激進的設計方案設計的內容也更為豐富搶眼。面對政府幾年下來軟弱不前,欲拒還迎的態度,凱得雷計畫充滿魄力與決心—40公頃的基地向下鑿挖18公尺開發地下商業街,地上興建1215公尺高的墩座(或稱: 建築基座臺/人工地盤) 墩座內部提供辦公空間,墩座上則設置各式樓房,以變化有致的組合呈現: 四層高的樓中樓排屋,住辦混合大樓,空中街道與4公頃的綠地公園。雖然凱得雷計畫沒有被採用,但在企劃實力與模型的上傑出表現激勵了倫敦郡議會與倫敦市法團。凱得雷的高樓設計向上爭取空間,減低水平米面積的密度,大規模的墩座在視覺上讓整個基地升高,創造出兩個地面層,一來釋放空間,二來使居民無須行走於馬路層與車爭路。這些設計元素後來都被承襲與調整,推波助瀾,成為今日我們眼前的巴比肯。

[4] 凱德雷計畫所建議的燉座後來被CP&B採用. 圖中右側可以看到地面層, 也就是車輛行走的馬路層. 高一層的燉座上經過規劃, 種植花草, 設置廊道, 廣場, 像是一個新的地面層供居民與行人活動, 不受車輛打擾

195511月,重要的決策時刻終於來臨。西堤市的政務議事廳[v]進行了西堤開發案的表決。開票結果6967票,住宅案險勝商區案通過,由CP&B全面規劃設計。顯為人知的是,表決結果實為烏龍!有三個計票員被誤數成投贊成票的議員。住宅案應該是以一票之差落敗給商區案。不過為時已晚,住宅案塵埃落定。雖是誤會一場住宅案確實充滿善意與美好期盼,這次插曲為巴比肯的興建更添插曲。

設計巴比肯
深入巴比肯住宅其中,38英畝大的地區總共約有6,500位居民,分布在公寓大廈,排屋(terrace houses)還有低建築群中。從單人套房到34臥房式的單位一應俱全。寬敞的行人走道與多層次的陸橋與平台隔出各種大大小小,水平或垂直的交錯動線,讓整體建築充滿豐富的空間變化。多數的住宅沒有坐落在馬路地面層,而是高人一等地坐落在升高後的人工平臺上,像是稍微飄浮於城市之上。透過開發高樓公寓和的地下空間的立體使用,建築師計畫把工作、居住、遊憩、學校等豐富多姿的功能結合為一體,儼然是個集約型城市。面對諸多建設,建築師必須细分化土地並加以整合。通過對建筑物的低層化與高層化,讓地面層與人工地盤層仍然維持開放的空間。
 [5]巴比肯有如一艘巨大的郵輪的延伸想像版. 如同乘客在郵輪中的各層甲板艙面悠走就能找各種設施. 巴比肯在功能上也是如此. 它結合住宅, 旅館, 學校, 音樂廳, 電影院, 畫廊, 圖書館等應有盡有.
 
[6]互相交錯連接的廊道讓人走在其中能欣賞巴比肯在地景上豐富的建築特色融合了佛羅倫斯的鄉居宅院, 威尼斯的水橋景色, 喬治式典雅的廣場還有美式的摩天大廈 (Brophy, 2007).
現代主義在英國
因為設計與工程的時間長達11,光是觀察巴比肯的建築演變其實就像在閱讀20世紀的現代主義發展史。每個人都能認出現代主義在巴比肯上的影子。其實,現代主義在英國的命運多舛。

當現代主義在20世紀初的法國、德國、荷蘭和俄國盛行時,英國並沒有真正的現代建築。當時的英國設計不是傾向實用主義,就是思古幽情地追求中世紀的美學。這時,英吉利海峽另一邊的英國現代建築業沒有思想先進的客戶群,也缺乏前衛有才的建築師。直到1920年代末才開始有零星的現代主義建築建成[vi]1931俄裔建築師萊柏金來到倫敦經歷過俄國構成主義的洗禮又在巴黎工作過熟知柯比意理論的他為倫敦帶來了純正的歐陸現代主義

[7]倫敦動物園內著名的企鵝館體現了梅耶荷德的構成主義風格

[8]海格(Highgate)High Point I公寓大樓緊捉柯比意的新建築五要素

除了萊柏金, 德裔建築師艾里西 孟德爾頌 (Erich Mendelsohn) 在納粹德國的壓制下[vii]也於1933來到英國並與Serge Chermayeff 一起興建了De La Warr Seaside Pavilion。但某種程度上來說英國對於現代主義一直心存懷疑(Curtis, 1996)

初期規劃 (1954/1955) —富人的國宅
初期的巴比肯設計和今日的比較起來相當保守。沒有地面升起的人工平盤,沒有地下空間。此時設施包括60間店面, 6間酒吧4間餐廳1個展覽館游泳池和壁球場1955年的整體設計概念以義大利古典城鎮為發想: 外圍有塔樓,設置以教堂為中心的廣場,拱廊街和大大小小的中庭。高聳的辦公大樓坐落於社區外圍,公寓有4層樓。 整個社區被包圍起來。這種幾乎要回歸中世紀的設計概念還不止於此,建築師甚至提出在巴比肯西側設置橋,砲塔和護城河。雖然社區規劃手法採文藝復興風格,房屋與公寓的長相卻很現代。這樣的新舊混雜的手法是CP&B一直貫徹的理念。但也可能正是這樣的手法招致許多惡評,指英國的現代主義 不僅在理論上虛弱,整體型式也抓不完整,有如摻水稀釋後的現代主義(Curtis, 1996)

因為地處黃金地段,西堤區的公共衛生委員會(Public Heath Committee) 認為巴比肯的住宅租金應該偏高; 再者,巴比肯的住宅數量必須夠多,才能容納足夠的居民來選舉表決自治。考慮到私人開發商在投入大量資本興建後短期內可能無法租出足夠房屋回收資本,CP&B的報告認為應由政府部門(如倫敦市法團)身兼開發業主與房東。

綜合以上所述,此時的建案訴求乃將巴比肯打造成一個高密度住戶的都心社區,鎖定的住戶為較富裕的族群。CP&B並建議以每英畝300人的密度來規劃。不過規劃局沒有同意。

中期規劃(1956) —不只是住宅
CP&B1956年的規劃出現了兩項變化: 住戶密度必須減低,商店的設置也被移除。另外住宅區中間本來開放當作公共空間的綠地改為只准居民使用。氣派的入口處與拱廊街也被撤除。與19551959的設計相比,1956年的地景規劃最複雜,最多變化,也最具歷史性。蜿蜒的小河流水,花壇,長廊還有金字塔型的玻璃屋反映出17, 1819世紀的歐式花園特色。建築師也加入英式廣場的概念 (Heathcote, 2009)
此時的規劃建議把視野好的高樓公寓預留給較富裕的住戶。基地北邊的矮樓層與黃金巷相連,供較低收入戶居住。預計總共2,002間單位中的968間為1臥房式,1,004間為2臥房式,其於則是3臥房式。高達83%的房型為小單位(1-2臥房)表示倫敦是法團仍然鎖定單身或已組小家庭的小康住戶族群。
[9]1956年的排屋公寓平面與透視圖. 建築師被要求設計出多樣化的室內配置, 像是樓中樓的最頂層就設置了圓形廚房
1956年的規劃最重要的就是藝文設施的加入。3所學校確定成立,包括倫敦女子學院 (The City School for Girls),倫敦男子學院 (The City School for Boys) 以及市政廳音樂及戲劇學院(Guildhall School of Music and Drama)。建築師考慮到,由於未來的居民屬於中上階層,重視文化與品味的風雅人士,對於藝文活動的需求比較高; 既然藝術學校確定要興建,不如整合藝術學校的設施,打造藝術中心,讓學生,居民甚至大眾都能使用。而也就是這個小小的想法促成了之後全歐洲最大的藝術中心的興建。

後期規劃與定案 (1959)—粗野主義
CP&B1959年出版的規畫書比前幾次的計畫更加詳盡精緻。包括了建築師走訪海外,帶著巴比肯委員會考察歐洲各城的照片紀錄和完整心得[i]建築師著寫1959年的規劃書時面對三項棘手問題: 1.住宅密度; 2. 空間釋放; 3. 綜合規劃(加入學校旅館藝術中心以及陸橋人行通道的設計) 1956年建築師提出的人口密度--每英畝300被政府駁為太高,改為每英畝230人後表示需要另外五英畝的住宅用地。但因為藝術中心的興建,用地有限。建築師只好再激進地往上爭地。高樓公寓的樓層因此從30層加高至37層,許多房型的面積也相對縮小。建築師又以威尼斯為模範實行人車分離利用人工地盤和建築基座使停車地下化使人行空間不被車輛所打擾

不同於19561959年的規劃書中房型豐富,且具變化尤其增加了許多3房以上的家庭房型這項改變的起因在於1956年的房地產顧問建議巴比肯鎖定小康的專業人士,單身貴族和年輕夫婦的居民類型; 但到了1958年卻認為巴比肯也該容納家庭住戶。最比肯德2014間單位中的房型比重如下:

1臥房: 4%
2臥房: 26%
3臥房: 40%
4臥房: 22%
5臥房: 8%

為了方便管理大房型的單位集中在南巴比肯區而小房型(1-2臥房)則聚集在北巴比肯區
 [10]巴比肯多變化的住宅類型: 公寓大樓, 低樓層公寓, 樓中樓排屋單位

在建築外觀和設計上,CP&B的心態相當開放,廣納眾議。一旦有新的建築想法,只要適合,CP&B都能捨得放棄先前的設計型式。到了1959年,帶著意大利矯飾風格的雄偉主義所取代了1956型式跟隨功能的實用主義。建築師一度決定以白色做為巴比肯的基調。並把原本在19551956年設定的公寓高樓由矩形換成了三角形,並計畫表面加上白色的混凝土格狀覆面,連陽台都打算用白色大理石建造。醒目的形狀和全白的意向表明CP&B想要突破英國行之有年卻硬不起來的現代建築。只不過,宏偉的白色計畫之後又被給硬生生地推翻。最終,建築師向粗野主義[ii]投懷送抱,造就了今日我們眼前的巴比肯。
   
[11]巴比肯最終的粗野外觀大尺度的單體意象與毛燥混凝土表面攝人

粗野主義自五零到七零年代在英國成為新興建築藝術,不用多加掩飾和裝飾的理念非常符合戰後省錢的經濟要求,但同時給人帶來粗糙、沉重的感覺(Sui Ming 2010)粗野主義這名詞本身很容易混淆視聽讓人立即聯想到的都是負面意象--殘酷巨大兇銳實際上粗野主義想要表達的是密斯與柯比意所強調對於素材的誠實性,也就是讓建材盡量原始地呈現。無論是木頭或鋼鐵,素材本身已具美感,無需遮掩或粉飾。粗野主義講求的不是細緻美觀,而是在面對設計問題上所秉持的一種美學態度。

[12]                                                                 [13]
最終的公寓設計可以見到現代主義的巨作—Price Tower[iii] ()Torre Velasca[iv]()的影響

落成時,三棟公寓高樓分別為Cromwell Tower 43; Lauderdale Tower 44; Shakespeare Tower44層。外觀維持三角形(嚴格來說是類三角形的多變形),每層加上像鋸齒般伸出的三角形陽台。外牆從拋光混凝土改成了現場澆築的場鑄混凝土,建築師實驗了好幾種潤飾的樣子最後的成品請工人一鍬鍬鑿打出來使牆面保留著毛躁的外觀。巴比肯看起來十足是個歌頌混凝土的現代巨人,不過建築師在人行步道還有排屋的外牆使用大地色系的磚面木頭窗框和多樣化的植被讓巨人的銳氣稍微緩和下來。

[14]巨大的混凝土柱撐起公寓建築, 地面層挑空. 讓身在其中的人視野遼闊.

[15]CP&B在不同時期受到柯比意不同建築的影響. 早期的黃金巷與巴比肯受到馬賽公寓和薩伏伊別墅的影響較多. 晚期粗野主義和半圓柱形的屋頂則與大師手下的Maison Jaoul系出同門.

公寓內部
巴比肯有2,014 間單位超過100種房型,每種房型的佈局都不一樣。倫敦市法團在興建的時便把每種房型編號,有些房型出現的頻率高,有些可能只出現一次或兩次而已[v]。考慮到許多住戶是上班族,廁所和廚房的使用率相對比較低,多半還是在下班後,天色晚了才會使用。 因此建築師決定把廚房放在公寓後方無窗戶的位置, 起居客廳與臥房因此獲得最大最多的窗戶與窗景視野。1956年的室內配置 (p.98) 採開放式設計,某些房型中,臥房和客廳以拉門相隔,釋放最大空間。廚房安置了抽風和排風系統使空氣流通。因為時代改變,許多家庭不再僱用傭人,建築師因此重新思考了廚房的擺設。對於廚房的設計在於效率與空間節省。最後以遊艇內的廚房為原型設計出獨一無二專屬於巴比肯的廚房設計。 巴比肯的建築師設計到空間內的一絲一毫。舉凡洗手檯,門把,乃至於插座形狀,說明文字字型等等都放上心思。充份實踐「總體藝術品」(Gesamtkunstwerk)的精神[vi]
[16] 巴比肯的遊艇式廚房和插座設計

[ 17] 巴比肯的廚餘系統. 每個廚房水槽下都有一個燈泡型的容器, 廚餘或小型垃圾(如罐頭)可以丟入. 堆積到一個程度可隨時沖走. 廢物會隨廢物管線連接到地下垃圾槽. 由專屬垃圾車定期帶走.

巴比肯設施
巴比肯中心於1982年開幕,總工程費用為一億五千六百萬英鎊。兌換現代幣值約五億英鎊。由英國第三大藝術資助機構倫敦市法團耗資建造與營運。巴比肯中心每年營業額達三千四百萬英鎊,每年付費參觀人次逾一百二十萬[vii] 英女王讚譽她為「現代世界的奇跡」。對建築上,她留下不可抹滅的成就。對藝術,巴比肯是歐洲最大的表演藝術中心從音樂廳到劇院,從畫廊到電影院,從藝術學院到公共圖書館,巴比肯「藝術無疆」的理念深植人心。圖書館和部分展覽免費,藝術欣賞不會是奢侈的花費。中心內備有沙發,桌椅等公共設施空間讓每個人都能進來佇足喘口氣[viii]。巴比肯藝術中心的設施包括: 音樂廳 (座位:1949倫敦交響樂團和BBC交響樂團的駐團場地); 劇院 (座位:1166); 畢特劇院 (座位200); 巴比肯美術館; 彎彎畫廊(Curve Gallery); 電影院; 三間餐廳; 七個會議廳; 兩個貿易展覽館; 還有一個溫室植物園.

結語
過季的喇叭褲可以丟過時的鮑伯頭可以蓄長。但是建築非時尚退流行後無法隨意改造,陸續荒廢而殞沒是今日都市的哀歌。被評為水泥怪物的巴比肯一度被質疑是否應拆除。幸運的她因為 擁有特殊的建築特質及凝聚力2001英國文化部長·布勒斯頓(Tessa Blackstone)列為「二級文物」(Wikipedia, 2010)在面對英國這些建於50-70年代失敗的公寓高樓之時,許多人會怪罪於現代風格的錯誤設計。從結果論來看好像真是如此,以現代風格建造的國宅樓總是和 低收入戶社會問題髒亂頹圮這些字詞牽扯在一起。多年來連同巴比肯在內的這些現代風格建築為人詬病 然而這一切並不是(或不只是) 建築風格出了錯,還有配套政策的問題

70年代末的工黨執政時期的國宅政策讓無殼蝸牛和其他弱勢團體(低收入戶, 新移民, 單親家庭,身心障礙者等等)優先有家住。因為不是自己花錢買的家許多住戶不會多花心思去維持照料。一旦住戶的經濟情況改善後,寧可選擇搬去更好的地區。下一批的弱勢居民搬進同樣的情況再次重覆。國宅樓不是個可以安聚樂業的家而是一個暫時的次等公民的棲身所或轉運站。1980年保守黨上台首相柴契爾頒布著名的  “Right To Buy 政策讓國宅住戶能享有超高折扣超低價地買下自己的公寓。位於黃金地段的巴比肯住宅也因此被許多居民買下,到現在機乎沒有一間屬於倫敦市法團,全為私人擁有 “Right To Buy”雖然受到不少民眾支持但房屋市場也因此被破壞影響至深。

現代主義風格的高樓公寓在英國建築史上因著世界大戰經濟蕭條還有黨派輪替下的政策變動走了一段極其艱辛的道路有成功的案例也曾替某些居民打造出幸福時光。可以確定的是,崇尚某種建築形式不會造就出烏托邦式的住宅天堂。若無政策配套施行,再好建築主義恐怕只能淪為無實的建築空殼。

《完》


其他圖片來源
1: Gary Kindsman
3: Tom Bolton
7: Mike Gregory
8: Peter Guthrie
9: David Heathcote
12: David Hapworth
13: Rosso GialloBianco
16: Michael Dant
17: Michael Barrett

參考文獻

Barrett, M. 2007. Barbican Living [Online] Available at: < http://www.barbicanliving.co.ukl> [Accessed 4 May 2011].

Curtis, W.J.R., 1982. Modern Architecture Since 1900. 3rd ed. London: Phaidon Press Limited.

Gwenda Brophy, 2007. Fortress Barbican. [online] Available at: <http://www.telegraph.co.uk/property/3357100/Fortress-Barbican.html> [Accessed 3 March 2011].

Heathcote, D., 2004. Barbican Penthouse Over the City. West Sussex: John Wiley & Sons Limited.

The Great Estate: The Rise & Fall of the Council Flat, 2011. [Film] Presented by Michael Collins UK: BBC

芙克斯, 2006, 英國人的人類學田野報告.貓頭鷹出版: 家庭傳媒城邦分公司

附注


[1]位於倫敦近郊艾瑟克斯(Essex),至今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公有住宅群
[2] Greater London Plan為今日眼前倫敦樣貌的重要推手. 主要訴求為: 1. 推展綠帶(Green Zone). 限制城市的擴張, 提供居民休憩地, 發展農業; 2. 在距離倫敦20-25英哩之間建立8個全新市鎮; 3. 設法擴大距離倫敦30-50英哩的線有小村鎮.
[3] Kingston School of Art
[4]學術背景濃厚的CP&B事務所草創時期的設計理念為: ‘創造和諧的住宅院落, 使人們可以在其中過著開心愜意又便利的生活.’
[5] New Barbican Committee
[6] Court of Common Council
[7] 例如Frederick Etchells 為於倫敦的作品Crawfords Advertising Building以及Amyas ConnellBernard Ashmole所建造白色立方體造型的混凝土住宅.
[8]當時的納粹德國因為現代主義的簡約風格不能體現傳統德國精神. 許多現代主義建築師被討伐因而出走. 例如密斯凡德羅就去了美國.
[9]當他們來到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看到為數眾多的空中走道與地面挑高的基座後,更加確信他們的設計理念與方向。
[10]粗野主義源自法文béton brut, 早期柯比意用來形容他選擇的素材, 也就是未加工或修飾的混凝土.
[11] 萊特(Frank Lloyd Wright)建於1958年的Price Tower位於奧克拉荷馬州的巴托維爾市(Barlesville).
[12] BPRP事務所1955年的作品, 位於義大利米蘭, 屬於義大利第一代的現代建築.
[13] 查詢巴比肯的房型平面圖可到以下網址: http://www.barbicanliving.co.uk/Flat_types/000.html
[1]德國歌劇作Richard Wagner (1849) 在<未來的藝術>一文中提到:藝術創作已邁入『總體藝術品』(Gesamtkunstwerk)時代,只有將視覺藝術、音樂、舞蹈、歌曲、詩、寫作、編劇、以及表演相結合,才能產生一種全面涵蓋人類感官系統的藝術經驗,也只有打破藝術領域間的界線,才有機會創作出最完整的藝術作品。(資料來源http://www.wretch.cc/blog/t2001ray/2119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