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7日 星期四

小年夜裡的海水


偶然看到29歲那年寫的一篇紀事,在盛夏的Santorini:

too much sun
dehyration
頭髮像烤乾的海帶
脫,游,吃,睡的旅程
熱到見著什麼都像還是蜃樓的幻影:
太完美的夕陽,正藍的海水,假到像道具的月亮

駕車繞島,
糊唸看不懂的希臘文路名
島上就三條路
想迷失也不行
賞日落
想這個島之外的事情
全部放空的時刻
我是一個很好的人


2012年12月17日 星期一

末日

12月21日迫在眉睫,
誰都無可避免會幻想末日到來的景況-彗星撞地球、外星人入侵、致命病毒、殭屍吸血鬼...

如果末日真的到來,大家離開這個世界,你站在天堂門口,看門的人問你
「我為什麼要讓你進來?」 你會怎麼回答?

要說:「我雖不完美,但我做的好事比壞事多很多,我配進天堂」?「我樂捐又愛助人」?「我沒偷搶拐騙,也沒殺人放火」?還是 「我根本不屑什麼天堂」?

我們都救不了自己,對自己的缺點很多時候一點辦法也沒有,有時候就算不做,心裡想的事情也邪惡得很。 一輩子不能做到完全問心無愧。

如果天堂是絕對的,毫無瑕疵、清清白白的地方,誰配得進去?

對基督徒來說,標準答案只有一個:完美的上帝的天堂是完美的,代罪羔羊耶穌替我把我的大罪小罪通通一筆勾銷,因為他,我可以坦然無懼地進入毫無瑕疵的天堂

2012年12月10日 星期一

《庇佑上海:我的摩登夢》 新書序


庇佑上海:我的摩登夢
序-楊思勤

謝敏行選擇到上海作畫我不驚訝. 我驚訝的是她這麼晚才去.

上海和其他世界主要城市相比絕對是個異類。它不是倫敦,巴黎這種經歷幾個世紀,慢慢崛起成為首都的城市; 不如因為天然資源豐饒而發展起來的中東大城,也不像麻六甲或威尼斯,因為位於海陸交通要塞而繁榮。上海在1842年的<南京條約>中被迫開為通商口岸, 各國陸續進駐,瓜分上海,成立租界。上海是在強權下開創出來的城市。中西文化在此碰撞衝擊, 使上海的都市發展充滿尷尬與矛盾。

張愛玲曾提到, “上海人是傳統的中國人加上近代高壓生活的磨練。新舊文化種種畸形產物的交流,結果也許是不甚健康的,但是這里有一種奇異的智慧”。 謝敏行和上海很合適。她們都很聰明,很迅變。余秋雨也說過,上海人的精明估算,反映在文化上,就體現一種“雅俗共賞”的格局。他們很現實,因此會顧及到現實的可行性和觀者的接受度。他們有一種天然的化解功能,把學理融化於世俗,讓世俗閃耀出智慧”。用兩個月的時間來描繪一個陌生城市並不容易,更遑論深為全球城市之一的上海。在這點上,謝敏行和上海一樣充滿抱負,也一樣投機,她畫出一張張關於上海摩登的夢。頌讚,同時譏諷。


千篇一律的談到上海,我們便會千篇一律的想到它的歌舞昇平,十里洋場,想到它的百樂門,和平飯店, 租界裡的歐式洋樓。我們還會想到上海在小說和電影裡的面貌: 不管是電影<滾滾紅塵>裡面中日混戰的剪影,或是張愛玲《紅玫瑰白玫瑰》 裡面“工東工東”上升的電梯公寓,又或是連續劇《上海灘》裡面三零年代的旗袍,摩登的髮型。 謝敏行所描繪的故事都有這些元素。

她稱她畫中的各樣物品為上海的護身符。在二零到四零年代的老上海, 它們各各是摩登的象徵, 西化的身份證。到了現在,它們則是保守人心,為上海歷史護航的古玩和紀念品。物質層面上的留存確保了精神上的懷舊。所有的象徵和符號不只成為上海人自己的文化依歸,也是其他人的爛漫嚮往— 這是畫家的「頌讚」。

而從另一角度來看, 護身符可能是變形的緊箍咒。寄情於老東西,老回憶的同時讓人類有了逃避現實的機會。於是我們反而被這些東西綑綁與限制— 這則是畫家的「譏諷」。 這種矛盾呼應了上海最根本的租界心態—生活在租界中雖然能避免租界外的爭亂,國泰民安的背後,寄居的租界其實沒有自由,是個監獄,但大家甘願待在那裡。

在上海,逝去的偉大光榮遍地可見,但城市的新生命(除了金融業)卻相對虛弱。在描繪上海追尋摩登的同時,謝敏行於此次系列畫作中不斷重複「囚禁」、「禁閉」的語彙 (例如城牆,老時鐘,香水瓶蓋,鴉片燈…等) 再再暗示上海在追求現代化的過程中故步自封的矛盾和自我懷疑。這些陰暗面和詭幻感在謝敏行的筆下一覽無遺。 而《裸體課》裡撇頭不願示人的裸女則體現了西化在文明仍欠成熟的環境下尷尬又可悲的一面。


謝敏行上一次的駐村創作是兩年前在日本別府,那時的畫作呈現村民和珍玩寶物之間極度親密的情感尺度。而從這次她在上海的系列畫作中,我們則可以觀察到她較於勇敢地去挑戰大尺度的議題。先將格局漸漸放大,再縮回到最小的手法令人玩味,例如 <法國舞女> 這幅畫中勾勒出老上海的地圖,標出洋人蓋的醫院和教堂,圖中放大鏡下照亮的不是物品,而是一個真實的法國女人。


上海開埠以來的170年, 她曾經是洋腔洋調,燙頭髮,上教會的新時代女性,現在可能是滿手文憑, 外商公司年終百萬的領導。不管什麼時代,何種身份,上海至今仍然在經營她的摩登夢,一棟棟摩天超高樓令人瘋狂,蓋一層樓只需兩天半! 這是國家大業,每個人永無止盡地朝現代化快步走去。


當記念和回憶成了牢籠和枷鎖,當護身符不再庇祐反倒詛咒,摩登終究如夢。懷舊這等行為是布爾喬亞階級才能享有的閒情雅致。大批湧入上海的農工為了家計, 可有立場緬懷過去? 社會底層的草根階級呢? 我們呢?我們的摩登夢呢? 庇佑我們的又是誰呢? 謝敏行留下一個擂臺,讓我們自己與自己鬥爭,清算出隱藏在我們心中對於摩登的理想,看見捉住我們的護身符。

work-in-progress (c) Sarah Tse






Shanghai and its Talisman
Foreword by Chris Yang


I’m not surprised to hear that Sarah Tse is painting in Shanghai at this particular moment. In fact, I’m just surprised that it took her so long.

Compared to other major cities in the world, Shanghai is undoubtedly unique. It is unlike London or Paris – both medieval cities which have gradually evolved to develop capital status. It is unlike those oil-rich and resourceful cities of the Middle East and neither is it like Malaga or Venice which have created powerful urban legends due to their geographically strategic locations linking the continents and sea for trading.

It was not until the British victory over China in the First Opium War and the subsequent 1842 Treaty of Nanking, that Shanghai was forced to open up as a trading port - allowing various nations to establish their concessions and settlements in the city. At this point Shanghai witnessed the collision between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western values. Its urban development has since been the result of endless contradictions.

Elieen Chang once said that “Shanghainese is the group of Chinese people who are punctured and repressed by the extreme pressure of modernization. The city is full of all sorts of malformation, rising up from the collision of old and new. The result may not be healthy at all, but within it there appears a strange wisdom.”

Sarah is more than compatible with Shanghai. Shanghainese are clever, they are fast. Yu Qiuyu also mentions the Shanghai characteristic of being shrewd and scheming. When reflected on at the cultural level, Shanghai can be appreciated by all (upper, middle and lower) classes. The Shanghainese are utilitarian and profit-minded, therefore they always bear the practicality in mind and are aware of the mass acceptance. They bear natural talents - in that they can digest and interpret deep knowledge and make it accessible for all. As such, even the secular urban inhabitants / dwellers in Shanghai can flaunt their wisdom. In this respect, Sarah is very much like Shanghai; full of aspiration, charisma and cheek. She has drawn a series of paintings capturing Shanghai’s dream of modernity, displaying both praise and mockery.

When one talks about Shanghai, It is unavoidable to mention its bustling streets and urban lives; the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 the grand Paramount, the Peace Hotel, and the extravagant buildings of the concessions. We also recall those passages and images of Shanghai in literature and cinema: be it the scenes of the Second Sino-Japanese war, or the lift apartment from written by Eileen Chang, or even the charming qi-pao and modern Thirties hair-do, as illustrated in the sequel . Sarah captures all these elements in her drawing. 

Sarah calls these objects of her drawings ‘talismans’. From the Nineteen-Twenties to Forties, these objects were symbols of modernity - an Identity Card of westernization. Now they become antiques and souvenirs that keep and safeguard Shanghai’s history. Material preservation ensures a mental nostalgia. All these symbols and images not only become part of the cultural destiny of the Shanghainese, but also entice a romantic yearning for the rest of us—this is what Sarah celebrates.

From another point of view, a talisman can also be a curse. When human beings place their nostalgic feelings in antiques or fragments of memory, it provides an opportunity to escape from reality. Therefore these objects or emotions restrain and limit us—this is what Sarah mocks. The paradox reflects the root problem of Shanghai’s ‘concession mentality’—on the one hand, living in the concessions can keep one safe from war and disaster. On the other hand, behind the peaceful appearance, concessions enjoy no true freedom. We remember that the Chinese were effectively ‘lodgers’, living under foreign authorities and foreign jurisdictions.  Each concession, then, is seen as a jail, but with its inhabitants as voluntary prisoners.

Sarah perfectly pictures the dark and creepy side of Shanghai which is full of dead glories but lacking of new live forms (except for the financial industry). While Sarah pictures Shanghai’s dream of modernization, she also uses the leitmotifs of ‘captivity’ and ‘enclosure’ (ie. The city wall, the antique clock, the perfume cap, the opium lamp…etc) in her drawings to hint at the paradox of Shanghai’s refusal to move on whilst simultaneously striving for modernity. The nude model, who turns her face away amidst a group photo, in suggests the pathetic awkwardness of a China not fully prepared for westernization.  

Sarah last participated in an artist in residence program 2 years ago- in the small village of Beppu, Japan. The small scale of this previous series of drawings focuses on the intimacy and strong sense of belonging between the personal treasures and their owners. In Shanghai, we observe that she is braver now to take on more complex issues in a wider social/historical context. She expands her theme and scales into a greater and higher perspective, before zooming in again to the micro level of her subjects—a truly fascinating technique. For instance, in she illustrates the profile of an old map of Shanghai, denoting the hospitals and churches that were built by the western colonizers. A huge magnifier displays neither objects nor buildings, but a real historical figure who was once famous in Shanghai. 

The opening of Shanghai marks its 170th anniversary this year. Shanghai was once like a modern woman—featured in western style, hair permed, perhaps a church goer. Now she may look like a chief executive with various titles and qualifications, working in a global firm, earning fat bonuses each year. No matter which era, or which identity she bears, Shanghai has always been pursuing her dream in searching for modernity. The extreme fast speed of construction in China is chilling — it only takes 2.5 days to complete a skyscraper. This is the grand scheme of the century, for Shanghai, for China, and for all. Everyone is sucked into the whirlpool of modernization, still marching on.

When remembrance and memory become traps and chains and talismans do not protect but curse, modernity is nothing but an impression, a dream. Nostalgia is just a privilege for the bourgeoisie. The hundreds/thousands of farmers and peasants from inland China who land in Shanghai every year cannot afford to be nostalgic.  They may only look forward to make a living. What about the grassroots at the bottom of the society? What is their dream for modernity? What are their talismans? Perhaps Sarah’s paintings do not provide all the answers. In posing the questions, however, she provokes a reflection on our own ideals of modernity and the talisman-images entangled within.

Exhibition Homepage: http://www.office339.com/en/exhibitions/shnitstalisman/

“Shanghai and its Talisman” Sarah Tse Solo Exhibition

Opening Reception: Saturday 8 December 2012, 5pm~

Duration: 8 December 2012 – 2 February 2013

Curatorial Advisers: Kenta Torimoto (Office339), Keith Whittle, Takashi Serizawa


Venue: Office339 viewing space

Room 202, Building 3, No.50 Moganshan Rd. Shanghai, 200060, China 

2012年11月30日 星期五

It's A Small World After All




文:楊思勤
同步發表于台北村落之聲網站: 連接



雙眼睜開來的時候,她在飛往巴黎的航班上。

忍受著毛毯給她的靜電戳擊,她從層層衣物下面探了探手錶,勉強拖出來一看。很好,距離降落還剩四個小時。

她過去整個禮拜都在加班,該處理該交代的事情一一完成。電腦,手機上的行事曆翻來覆去地看了好幾遍,確定沒有漏了什麼deadline。幾乎是起飛前三個鐘頭才把郵箱外出設定開啓,關了電腦,跳上在外面多等了20分鐘的計程車。

前往機場路上是開心的。桃園艷陽高照,在高速公路上她的右臉被曬的發燙,每回去機場,高速公路兩旁好像總多出幾個小廟,或小寺院,造型,顏色和標語都很搶眼,她只覺得它們都是極好的送行良伴。對於這次的旅行,她感到非常興奮。飛機上她幾度陷入沈睡,深刻的夢使她安心,現在甦醒,昏暗的燈光下連打好幾個哈欠,她搓揉著頸項和肩膀,眉頭皺了一下。 隔壁中年大媽好像被感應到,好心對她攀談慰問,還遞來萬金油讓她抹抹太陽穴。大家被困在同一個空間裡長時間的飛行,這種同舟共濟的大愛精神和友好態度和在地面的社會是不太一樣的。

她將閱讀小燈點亮,眼前攤開的巴黎市區地圖在聚光燈下閃閃發亮。她把幾個重要車站再次圈了起來,並復習地鐵公車的各種路線。不過就是一瞬間的事情,她突然感到不悅。從旅行書上抄下來的筆記讓她頭暈–瑪黑區、拉丁區、蒙馬特…路線應該怎麼安排,什麼一定要看,什麼一定要嚐,哪裡一定要去。博物館美術館花園皇宮書店教堂名人故居哪天公休,哪天有免費表演,開門關門時間…如果沒有地圖襯在文字底下,這些筆記儼然如同她上班週間的行事曆。她覺得無力。頭往別處一望,不是面無表情,臉上反映著電影畫面的呆臉,就是一條條緩慢蠕動,極盡所能想把四肢摺起來舒服睡覺的身軀。

她對一切開始厭煩起來。

她對一飛機的人感到生氣。她不知道為什麼這些人在這裡煩她,她也不知道為什麼要把自己放在這裡。她氣巴黎。都是因為巴黎,她才在這裡被巨大的憤怒侵蝕。像被關在審訊室內的犯人,胸口上的電話簿快要被陣陣重擊的怒氣穿透。 “爛死了” 她在心中大喊。她解開安全帶站起身來,這次是連續的電擊,咬住她全身,一頭髮絲懸空漂浮。

“別去。” 在廁所裡做了這個決定,"別去巴黎。" 她臉上頓時添了幾分血色, 雖然她知道這樣的興奮非常愚蠢。飛機降落後出關一切順利,她沒有托運行李,上了計程車陌生的吐出 “巴黎北站,歐洲之星”這幾個字。新目的地是倫敦,在車上她緊閉雙眼, 一點巴黎都不願多看。直到從月臺要上列車的時候, 眼角餘光略略掃過晨霧還沒散去,慵懶得很嬌媚的巴黎。她知道自己是很可悲,得用這麼花錢又刻意的方式才能享受人生脫序的快感。她不想承認她在演流浪千里只為找尋自己的做作戲碼。

倫敦她幾年前來過,該照相,該排隊,該看的東西幾乎履行完畢。列車在聖潘卡斯車站停靠,她拖著行李, 什麼彎都不用轉, 直直的出了車站,直直的過了馬路往羅素廣場走去,她依稀記得那裡有個Holiday Inn。

路上她經過成群的混凝土建築,一棟棟衰敗的國宅。 大白天裡不少人在樓房邊坐著, 老的年輕的都有, 各種黑皮膚的人,分不清是孟加拉、 印度、巴基斯坦,還是其他中東、加勒比海,或非洲國家的移民混雜群居在這類內城社區中,很多是穆斯林。她走過一座鐵欄桿圍起來的小足球場,兩個蓄鬍的男人對著球門射球, 發出砰、砰、砰!的巨響,有如滅音槍又重又悶的回音砸在磚牆和窗戶上, 再撞進每個人絕望的耳膜裡, 砰、 砰、 砰砰! 聽著聽著以為誰在暗巷槍斃了好幾次。

她在Holiday Inn要了一個單人房, 也不多做梳洗,只是略略將頭髮梳開,重新紮好一個馬尾便再次出門。 她沒有行程,在超市買水的時候看到佈告欄上釘了幾張鋼琴演奏會的傳單,是泰晤士河南岸一個老教堂辦的慈善活動,中午場次可自由樂捐, 會後備有點心。 她扯下傳單, 很自然地走進轉角的地鐵站。

雖已過了交通尖峰, 但因為剛才發生一起 “人在列車底下”的意外,地鐵班次嚴重落後, 每班車都非常擁擠。 “A person under a train” - 倫敦地鐵獨特的說詞, 意指有人墜下軌道而遭列車輾斃的事件。 聽起來不倫不類,不過這大概是英國人能想到最好的說詞。如果輕描淡寫地說 “由於一則不幸意外, 我們必須暫停列車的行駛” ,肯定無法對分秒必爭的乘客交代。又如果據實以告 “由於一名乘客選擇跳軌自殺, 現在現場血肉模糊,相關人員正在整理與清理屍塊” 則太過驚悚。 “人在列車底下” 即是實話實說,亦是心照不宣。 畢竟,人在列車下除了尋死還能幹嘛?

廣播完畢,她看了看周遭的人,絕大部分面無表情,不是繼續看報就是繼續把耳機塞回耳朵,少數性急的人跑去找車站人員詢問還要多久才能上路,有沒有其他公車可以轉乘,另外有些結伴同行的人則苦笑地咒罵,哪個白癡要自殺隨他去,但為什麼要妨礙交通?

在地下鐵這裡, 無論什麼東西消失或結束了都和自己沒有關係。

地鐵恢復後擠歸擠,但英國人早上洗澡的多,每個人香香的,擠在一起也不太難過。 似乎還替剛才的慘劇營造出一些溫馨和撫慰的感覺。 男生臉上滿是薄荷清香的鬍子水, 腋下除臭劑的味道也很雅致。女生的香水洗髮精護手霜唇蜜口味就更精彩了,柚子的、檸檬的、櫻桃的、百香果的, 整個車廂好像一桶可口的軟糖,大夥無聲黏在一起,禮貌到冷漠, 個個道貌岸然, 這種疏離感對她來說非常體貼。

音樂會差強人意,但觀眾不少,包括幾個流浪漢也坐了進來,預備在表演結束後討杯熱飲,吃些餅乾。她並不專心聆聽樂音,倒是一直想著剛才的意外事件, “八成是自殺” 她這麼想。在倫敦尋死,想要自然地餓死、凍死、窮死、累死都不算簡單,到了最糟的景況也總還會有點補助金、舊毛衣、三明治、一本聖經,甚至一個心理諮詢師等不同的施捨放到你跟前。 只有火車和地鐵不阻止也不挽回,沒有第二道安全門,軌道在你面前。離死,只是一步的距離。

音樂會結束,她坐在教堂邊的草地上曬太陽。週圍不乏出來午休的上班族, 或坐或躺,一派寧靜。 倫敦沒有那種以教堂為主開拓出一方小地,中間來個噴水池, 四週佈滿咖啡店的廣場。也好, 那種地方通常被乞討的退役斷腿士兵或兜售紀念品的黑人佔據,也總有些街頭音樂家輪流在廣場角落賺些零錢。固定班底包括總是梳個油頭愛訕笑的拉丁吉他大叔,荒腔走板提琴女,或是面無表情,只會搖擺的手風琴老伯。最糟糕的當屬帶了伴奏音響,過度煽情的印第安排笛手。在這類廣場所聽到的音樂多為演奏類, 十之八九會有教父主題曲,la Vie en Rose,Yesterday…等,屢試不爽。

才剛慶幸能有片刻寧靜, 一個穿著打扮都接近荒腔走板提琴女在她窗前擺好樂譜。她看起來15, 6 歲,吉普賽人的長相:尖鼻子,說不上什麼顏色的中長捲髮,著球鞋, 牛仔褲,微胖的上半身套一件過大的毛衣。她很隨便,嗚嗚咽咽開始演奏一些民謠和電影主題曲,每個音符粗略帶過,毫無感情。除了將上面提到的街頭芭樂歌亂拉一通以外,本來應是頗為催淚的 “辛得勒的名單" 除了以 =104的速度直衝,再加上拉的是第二小提琴旋律,好好一曲慢歌被遭塌的極度荒謬,一如這個失衡的城市。 她恨極了這樣沒有表示的音樂,還有那雙灰眼睛裡默不在乎的冷感。每首曲子都是生硬的進行曲,像是童話故事裡引領老鼠投河的漢梅林吹笛人,她的空靈琴音控制整個廣場, 甚至整座城市,大家乖乖把午餐吃完,紙袋鋁罐揉成一團,一個個一言不發排隊丟完垃圾後回去上班。

她受不了這樣的折磨,幾乎以逃難的姿態躲近附近的咖啡店。 她點了一瓶果汁, 也不喝, 就是在手裡擺弄。旁邊女學生們大概是翹課出來,叨叨絮語正說些不正經的事情,她們互相打鬧,纖細手腕上戴著比例不對襯的銀鍊,顯得很俗氣,撞擊桌子發出刺耳的聲音。 她們爭先恐後搶著想看手機中自拍的照片,吱吱呵呵地笑,笑到喘氣, 捧腹, 停不下來。眼線睫毛膏都糊了,融化。

上一次她這麼笑是什麼時候呢?
記不得了, 或許是一年前升經理的時候? 她當天仍然加班,在深夜回家的婦協計程車上, 東倒西歪地大笑,司機只當她是醉了。

女生們的笑聲越發歇斯底里,窗外提琴手的琴弓擺幅也越來越急促。突然,其中一個女生一聲驚叫。原來她的手機在爭奪中掉到地上,那叫聲穿透她,手機銀幕在她眼前碎了。 女孩們頓時禁聲,每個人睜著大眼睛,睫毛成排地眨啊眨。空間恢復寧靜,但她忽然間卻很想說些什麼,一整天除了買車票和check-in旅館時說了幾句話後便一直很沈默。她想和身旁的這群女子說她是哪裡來的,來這裡做什麼,本來要去巴黎,臨時改變主意,早上碰到地鐵自殺事件,她其實有多替那人難過。

當然沒有人會和她說話。 大家忙著安慰,道歉,清理,關心。

沒有人理她。

她難過極了, 走出店外快步向旅館方向回去。 她還是可以漫無目的遊晃閒逛, 和她決心脫軌跑來倫敦一樣。她掙紮,但仍一頭往旅館的方向走。她需要走路, 走到很累以後倒下睡覺。 一個人走路時間過得特別慢,眼前所看的每件事情又特別清楚。

倫敦, 在這裡什麼都很勉強,過大的公車開在過窄的馬路上,過細的高跟鞋跟走在空隙過大的石板路上,過多的男人擠在過小的酒館裡。凡事得硬著來。

她這樣不停走了三個鐘頭。再過兩站地鐵的距離就能回到旅館。還是沒說說到一句話。 倫敦並不關心她,和任何其他城市一樣。 它們如同她的養父養母,忙著戀慕自己的親生小孩(地主、開發商、避險專家、 投銀專員…等)。 疼愛這些真有實力孝敬自己,妝點自己,使自己富有的孩子都來不及了,怎麼還能理會她? 她老早看開並獨立了。但偶爾,她是會想從爸媽那裏博取些關愛,就算是一句簡單詢問。 傍晚的天氣極速轉涼,她推開前方的紀念品店的大門,想進去暖暖肩膀和漸漸失去溫度的手心。

全世界的紀念品販賣的東西都大同小異,不管是小玻璃杯、小湯匙、存錢筒、刻著不同名字的鑰匙圈、箱磁鐵、 指甲剪、水晶球…等。她的公司正是這行業的全球最大供應商。不需什麼設計,只要把當地地標,城市名字換一下便可將同樣的東西外銷其他國家。不過這家店不太一樣,架上的水晶球除了大笨鐘,倫敦眼,倫敦塔以外,居然還擺著其他城市的景點水晶球,像是雪梨歌劇院, 尼加拉瓜大瀑布,甚至聖地牙哥海洋公園的殺人鯨。她將這些水晶球仔細檢視了一陣子,的確是她們公司的產品沒錯, 目錄上的型號她都背得出來,好幾個最新的系列搞不好還是她上個月親自簽核的訂單,但怎麼會錯得如此離譜跑來倫敦? 檢查再檢查居然還出這樣的紕漏,由自己發現更加有一種無可逃避的窘迫感。

顧店的東歐婦人一邊講電話一邊將其他和倫敦不相幹的貨品上架。一隻黑老鼠從牆角探出頭,沿著牆壁邊緣跑到婦人腳邊。那裏有一小片花生碎,牠如視珍寶趴在地上啃。婦人先是哇拉叫了一聲,隨後露出金牙呵呵地笑,甜蜜地和小老鼠說話:

“好吃嗎? 夠吃嗎? 你真是個可愛的小東西。”

她正視那隻老鼠。真是很可愛,黑色短毛在鹵素燈下發亮,只不過屁股長出那條肥大的肉尾巴看得令人惡心。婦人轉身繼續去忙,和她連招呼都不打一聲。

她很傷心,她向前邁樂一步,將手上的水晶球重重摔在老鼠身上,一個接著一個,她把架上的水晶球全砸向老鼠,它們品質精良,摔了也不會破,一個個自由女神,巴黎鐵塔,萬里長城,人面獅身,迪士尼樂園,大峽谷全砸在老鼠身上。她聽不到老鼠慘叫,因為嚇得躲在櫃臺下的婦人哭聲分貝極高。老鼠確定是死了, 剩尾巴還微微地蠕動。她把最後一顆水晶球奮力丟向門口櫥窗,店內的警報器終於大響。她罷手,一切焦慮和不滿找到了出口,在過一下警察便會過來,她知道她將會被審訊,她知道有人會來和她說話,她知道有人會問,她為什麼要這樣。她知道在這裡,凡事得硬著來。

她不知道的是,她無法抒發的痛苦總不能被瓦解,就像這一地不會破的水晶球, 無論外界如何,每個小世界裡仍飄著炫燦的亮片,仍然哼著 “It’s a small world after all, It’s a small world after all, It’s a small world after all It’s a small, small world.”

《完》



2012年11月19日 星期一


Farringdon工作, Hampstead生活
兩邊都是坑坑疤疤的石板路
不再需要穿高跟鞋上班, 所以一點關係也沒有

樂的輕鬆

Farringdon 工作將告一段落,
12月開始轉陣到完全不熟悉, 一點感情都沒有的西倫敦工作
牧羊人的灌木叢是否也有條難走卻值得的路呢?

當棉都不再是棉都



文 / 攝影 / 封面: 楊思勤
發表於世界遺產雜誌19期(2012年11月出刊)

博客來可以買:  點這裡

讀冊生活也可買: 點這裡

2012年11月1日 星期四

庇佑上海: 我的摩登夢


第二次和謝敏行合作, 第三次解析她的作品, 看得出她作品的轉變和演進.
很榮幸幫她命名了她去年在香港的個人展「魅惑異夢」.
而這個月在上海即將開幕的特展「庇佑上海: 我的摩登夢」這個標題也在昨天what’s app無數次下誕生,
和張愛玲早年作品 <我的天才夢>有些許呼應的意思 我知道謝敏行的畫作不會辜負這個呼應.  

這次我會負責撰寫作品導讀, so do stay tuned…

2012年10月4日 星期四

新身份! 世界建築新聞編輯


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和大家分享.

10月份開始, 我加入了世界建築新聞World Architecture News (WAN)的編輯團隊.
相信很多建築師都會時不時收到來自WAN的新聞還有WAN Awards參賽通知.
這是一個國際團隊, 我也將用英文發表更多作品, 也希望將更多台灣建築師的作品刊登在這個國際平台上.

這個部落格一直因為我工作的關係疏於照料, 謝謝大家願意從臉書上移架來這裡看我的文章.
今年剩下2個多月就要結束, 我準備慢慢放下有點日見沉重的筆桿, 沉澱一下, 讀些不同的書, 聽些不同的演講,
也期許自己文筆能夠脫離有時因為翻譯帶來的疏離感

因為建築是充滿熱情的.


2012 十月國際新聞編輯


整個九月都在忙給世界遺產的文章 (11月會登), 這次的新聞評論相對來說比較少. 

OMA: 公務員的建築 
Source: OMA

1960年代末至1970年代初,戰後的歐洲政府出現許多大型公共設施部門,它們大多以公務員形式任聘建築師,替國家建設大批公共建設, 從基礎設施、學校、博物館到國宅,這些公共建築直到今天仍然閃耀著現代主義的光芒。有趣的是,象徵大同世界、美好烏托邦理想的這些戰後建築,在表現方式上,選擇以粗野主義的建築風格呈現在世人面前。 當年呈現在這些公共建築上的 ‘現代’ 與 ‘創新’的理論是建築史上不能抹去的一頁。

今年的威尼斯國際建築雙年展主題是Common Ground (共通點) 。為此, AMO的總監賴納 • 德 • 格拉夫 (Reinier de Graaf) 和OMA協理建築師Laura Baird一同策展了<公務員的建築>。

賴納 • 德 • 格拉夫將上個世紀六零至七零年代稱為公共建築的黃金時期,他指出,面對殘酷的市場經濟,歐洲各地的公共建築逐漸發展出一些相同點,共同透露出一種短暫、脆弱、而天真的樂觀。在當年,「大眾需要什麼」 是建築師們的重要靈感泉源。許多建築師願意投身公職,為公共建設和公共建築做設計。作品間若有什麼「共通點」並不是件丟臉或不堪的事。轉看現在,這個明星建築師當道的年代,為共同理念而擱置自己的建築專業實踐已經近乎不可想像。在2012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的題綱下,OMA希望再次尋找建築美好的共通點。 

本次展覽表現了政府為大眾利益創建的建築佳作,OMA選出橫跨歐洲各城市的15件作品,全部由身為公務員的建築師所設計,他們受聘於大倫敦議會、阿姆斯特丹公共服務事務處、荷蘭國家建築局、西德議會等地 。OMA策劃的展覽位於Giardini的中央展館,呈現豐富的歷史與建築現狀照片,展覽至2012年11月19日第十三屆威尼斯國際建築雙年展閉幕為止。

展出項目:

英國
Hayward Gallery, Queen Elizabeth Hall & Purcell Room
Pimlico School 
County Hall Island Block Extension 
Michael Faraday Memorial

荷蘭
Wibauthuis, Amsterdam 
Ministerie van Financiën, The Hague

德國
Akademie der Künste, Berlin 
St. Agnes Kirche, Berlin
Brücke Museum, Berlin

法國
Centre Administratif à Pantin 
Hotel de Prefecture du Val-D’Oise 
MOZINOR- Montreuil Zone Industrielle Nord 
L’Ecole d’architecture de Nanterre

意大利
Chiesa di San Giovanni Bono, Milan


羅傑斯再度設計倫敦頂級住宅
Source: 這裡

不論是Herzog & de Meuron 的泰特現代美術館新館,斯利馬汀 (Leslie Martin) 的皇家慶典廳,現代性濃厚的海沃畫廊(Hayward Gallery) ,皮亞諾的(Renzo Piano) 的碎片大廈(The Shard) 或是福斯特的綠建築倫敦市政廳,倫敦泰晤士河南岸近年來逐漸演變成建築樂園,而最近落成的大師級作品來自理察羅傑斯。 

Rogers Stirk Harbour + Partners事務所所設計的 Neo Bankside位於倫敦市區泰晤士河畔,緊鄰泰特現代美術館旁。是倫敦自「海德公園壹號」後又一高級住宅建案。 五座鑽石形狀的公寓面對聖保羅大教堂、遠眺倫敦眼,能夠包攬倫敦市區的眾多建築的Neo Bankside具有羅傑斯結構外露和色彩鮮豔的商標。開發商Native Land 和Grosvenor日前證實85%的公寓已經售出,買主分別來自世界24個國家。本房產在今年二月也引進臺灣,是全球展售會第五站,由第一太平戴維斯負責銷售。 房型為2房和3房,坪數介於23坪至50坪,總價在新臺幣9000萬至1.6億元間。

本案除了在房產市場上引發話題, 從社會層面來看也掀起一些風波。2007年開發商向南華克市政府遞出規劃申請時,保證建案內中將保留34 間的公寓住宅以‘與政府共享產權’ 的形式釋出。由於與政府合買,中低收入戶也能有機會能入住。不過這項承諾在去年破局,開發商成功說服南華克市政府,以多交付9百萬英鎊做為交換,取消Neo Bankside的所有共享產權住宅,轉而在南華克其他地方建設44間政府補助國宅。這項協議意味著本建案之市場住宅數量從199戶增長至217戶。少了補助型公寓混雜其中,Neo Bankside能以100% 高級住宅之姿躍上市場,吸引更多投資者,同時也引起諸多撻伐。

建築外部的桁架系統以斜肋構架組成,將結構外置的手法正如龐畢度中心,不僅能釋放根多室內可用面積,整體樓面佈置也較為靈活。雖然外曝的桁架似乎阻礙眼前壯麗的城市景緻,房屋銷售人員卻指出,許多買家正是衝著這點而來—畢竟這是大師最令人津津樂道的建築特色. 

簡介:

總室內面積: 42,000平方公尺
造價: 1.4億英鎊
每平方公尺造價: 3,250英鎊
業主: GC Bankside LLP
建築事務所: Rogers Stirk Harbour + Partners
結構工程師: Waterman Structures
施工單位: Carillion
執行建築師: John Robertson Architects

2012年9月23日 星期日

里加的窗

靠近 Dzirnavu iela & Mednieku iela
第一次在歐陸看到為數眾多的木造建築,
難得晴朗天空下透露些許溫熱色調。

Alberta iela - 世界遺產新藝術街區

老城區內




2012年9月9日 星期日

Focus on Leipzig: its Baggage, Shrinkage, and Re-Growth






在臺北村落之聲網站的駐站寫作仍然進行中.
八月時洋洋灑灑寫了好長一篇關於萊比錫的都市更新概述,
現在在臺北村落之聲的英文網站可以看到 (點這裡看)

初次用英文正式發表文章,
重新感受找文獻與寫論文的熱情和辛苦,非常確定不要再讀一個博士學位.

我在2006年的11月趁者柏林校外教學的自由活動去了萊比錫一趟,
當時是為了一篇比較曼徹斯特和萊比錫城市更新的論文而去.
第一次踏上歐陸, 第一次進入東德, 火車駛過冰雪紛飛的原野,
腦子幻想著歷史上的大小戰役, 士兵們是如何跨過這些被冰封的土地,
如此荒涼的土地, 仍不乏為她爭奪, 不惜付出性命的孤魂.

一出萊比錫車站向東望去, 不到幾條路口的距離便樹立著幾棟殘破房舍.
這一區和倫敦國王十字車站很像, 以前是一大片的勞工住宅區(多半從事鐵路相關行業).
20世紀歷經去工業化和東西德統一後, 經歷嚴重的人口流失問題, 房屋窳陋情況嚴重, 缺乏資金維修.

全程在萊比錫的交通都靠雙腿,從城東East Leipzig 走了一大圈回到老城區,
還記得當時是雨天,一隻手撐傘,一隻手拍照。天氣實在太凍,
最後在車站買了一件無比堅毅的長羽絨衣,包裹自己半夢半醒地坐回柏林。

希望大家願意讀完這篇令我一直醉心城市的文章,還望繼續批評指教。

2012年9月4日 星期二

新加坡: 花園中的城市

文:楊思勤

“神在東方的伊甸立了一個園子...神使各樣的樹從地裡長出來,可以悅人的眼目...神將那人安置在伊甸園,使他修理,看守。 (聖經創世紀二章8-9節)”

花園予世人的意義亙古之前就已經存在。聖經中描述的花園(伊甸園)不僅是人類最初居住的地方,而管理花園更是人類最初的一份工作。 不同文明的發展造就了花園的諸多面貌。至今,不論是中國園林的文人底蘊,日式花園的禪意,修剪得宜的觀光花園,或甚至是你我家裡陽臺上的幾叢盆栽,都是人與自然的親密表現。
新加坡土地狹小,人口稠密。超過五百萬人住在兩個半臺北市大的面積,讓任何自然景觀都顯得非常珍貴。目前,新加坡接近一半的土地都是綠地,換句話說,自然保護區的面積高達近3千公頃 。

Copyright Lew Sin Hoe 新加坡象徵現代城市的成功標記如摩天輪、 濱海纜車、主題遊樂園、地標性建築、六星飯店…等一個也不少。
這也是一個自食其力的國家,它先天不足,但後天超級努力,缺什麼就補什麼—沒有農產品, 所以一切進口; 沒有沙灘,那就花錢買來美麗白沙; 沒有他國攝人的自然景觀,於是填海造景,再從世界各處蒐集植哉樹木。

今年六月底新開幕的濱海南花園 (Bay South)是新加坡濱海灣花園(Gardens by the Bay) 的三座花園之一 ,坐落於新開發的海浦新生地上。其中最令人矚目的莫過於擎天大樹 (Supertree),以及兩座外觀晶瑩如寶石的巨型冷溫室。濱海南花園占地面積達54公頃,耗資十億新元,孕育超過200種珍貴稀有的植物。負責整體景觀設計和公園規劃的是英國巴斯的格蘭特公司(Grant Associates)。負責人安德魯•格蘭特(Andrew Grant)說, 除了呈現自然美景,使都市人也能享有在森林漫步的權利,設計團隊希望透過此項建設喚醒更多環保永續意識。從市區步行即可抵達濱海南花園這個「市內」桃源,除了是景觀與建築工程上的一大突破,也是新加坡的驕傲。

安德魯•格蘭特指出巨樹和巨樹步道的概念來自澳洲西部的Valley of the Giants,相似的案例在加拿大溫哥華的卡布蘭諾吊橋公園也可見到。擎天大樹的主體是混凝土,表皮種植攀爬植物、附生植物和蕨類植物,形成一系列垂直的花圃。人小樹大的不尋常比例創造了新奇的感受, 喚起人對自然本該有的敬畏憧憬。

擎天大樹上種滿種類繁多的蕨類植物、藤本植物、蘭花、鳳梨科和各種熱帶攀爬類植物,巨大的尺度令人想起電影<阿凡達>中的魔幻森林。而樹內更藏有玄機,裝設太陽能發電、通風塔和集雨裝置 (copyright Samuel Lew)

18棵介於25至50公尺高的大樹除了替底下的人們遮涼庇蔭外,內部暗藏玄機—有煙囪、排風管,能吸入新鮮空氣導進冷溫室,另外能將冷溫室內的熱空氣排出。擎天大樹上還安裝了太陽能熱板,光伏發電和雨水收集機制。

花園中的兩座巨型冷溫室為英國建築事務所威爾金森艾爾 (Wilkinson Eyre Architects) 的傑出作品,遊客可在花園中巨大的半球形溫室裡觀賞到超過 25 萬棵奇花異草。溫室的主要材料為玻璃、混凝土和鋼材。造型較為圓扁的冷溫室叫做花海穹頂(Flower Dome) ,佔地1.28 公頃(相當於2.5個足球場) ,主要培育地中海型氣候的植物,白天館內氣溫介於23-25度之間,舒適涼快; 外型比較尖挺冷溫室則是佔地七千三百平方公尺的雲霧森林(Cloud Forest) ,仿造海拔1千至三千五百公尺的熱帶山林氣候,其內雲霧瀰漫,非常潮濕,種植超過13萬顆赤道植物。34公尺高的人工小山和瀑布景觀讓人有實地置身雨林的感受。

為人蓋慣房子的建築師轉為樹木蓋房子,不只在尺度上需要調整 (例如冷溫室中的步道,通行門,地下室的卸貨區必須夠大,夠深,夠靈活,以便吊車或其他機械進入冷溫室), 在心態上也必須習慣這是一個為了植物而存在的建築。

Copyright: Craig Sheppard 孕育熱帶高山植物的濕冷溫室—雲霧森林

兩座冷溫室所孕育的世界植物分布 - 紅色為乾冷溫室花海穹頂, 綠色為濕冷溫室雲霧森林(copyright Wilkinson Eyre Architects)
和寒冷地區的”溫室”不同,新加坡已非常炎熱,溫室必須降溫,好讓非熱帶植物們能夠存活。不過,在赤道國家建立冷溫室這個概念聽起來不切實際又不環保,如何在環保節能的前提下兼顧每個環節絕對是環境機電工程師Atelier Ten的最大考驗。首先,溫室玻璃的選擇相當關鍵,光、熱為二位一體,在引進自然光的同時,如何阻隔過多的熱能? 團隊最終使用的玻璃來自中國,具有高透光性與金屬氧化物塗層能同時隔絕太陽照射所產生的高溫。以實際情況來說, 64%的日光可穿透玻璃進入室內,而62%的熱能被阻絕在外。建築師也運用了在曼谷新機場和南港軟體園區使用過的輻射地坪空調系統。在冷溫室的地板下鋪設冷水管,出風口靠近地面使冷空氣距離人體與植物較近,能有效降溫,而空氣一旦因人體和陽光加溫後便會上升,從冷溫室頂部排放出去,此舉取代傳統由上向下吹送的冷氣運轉模式, 為省電並節約能源之有效辦法。另外,新加坡國家公園每天修剪樹木後,留下大量的碎枝殘幹等有機廢棄物和生物質 都是可貴的再生能源,加上巨樹上所收集到的太陽能,能減輕公園內每日電力的消耗,雖然還達不到百分之百零炭足跡,但已屬難得。

溫室由網殼結構組成,外觀如蛋殼般輕盈,晶瑩如兩塊寶石,能夠自載本身的重量卻無法抵擋強勁的海風,因此建築師在精緻的網殼主體外加上一條條具有優雅弧度的橫跨肋板,中間以纖細的支架緊抓住網殼,使整個結構穩定。

Copyright: Darren Soh
冷溫室的高透光隔熱玻璃網格結構與白色肋板
新加坡位於赤道,艷陽高照,厚雲遮天或傾盆大雨的情況不斷交錯發生。“這裡天氣說變就變,所以我們不能建造一個不能變動的建築。” 威爾金森艾爾的設計總監保羅•貝可這麼說到。因此,當室內溫度因為人流過多或是日照過曬而導致溫度上升,穹頂上的氣窗會打開通風,白色肋板中也會伸出遮陽板, 一切由電腦自動化控制。

濱海南公園奇幻的景觀和宮崎駿的動畫有點微妙的關係。  總體規劃師安德魯•格蘭特、機電和結構工程師都恰巧同歲,去年一起過完50大壽,其中當了爸爸的幾個人因為同齡孩子的關係認識了《魔法公主》、《風之谷》、《天空之城》等環保意識強烈的作品。動畫中層出不窮的森林、巨樹、機器、和人群影射了自然與文明之間的拉扯。這些元素出現於濱海南花園中的意義似乎也強調了生態保育和都市發展間的平衡拿捏。保羅•貝可說,擎天大樹和兩座冷溫室一點都不自然,它們是被人強迫出來的自然 (forced nature) ; 然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我們的舉動和設計「拉了自然一把」(give nature a hand),讓植物在人類的幫助下得以在其他地方延續生命,甚至開花結果。
玻璃網殼、支架和橫跨肋板結構(copyright: Craig Sheppard)
面對尺度超大,複雜性高,涉及層面廣的濱海南花園,建築師如何在團隊之中定位自己? 面對日新月異的環保科技,或是建材,結構工程的進步,建築師的工作和角色又是否面臨了重大轉變? 對於這些問題,保羅•貝可笑道  “或許是我老了,人老了應該是會比較聰明。所以我學會如何聰明地,用全面性的視角來研究建築。 ” 談轉變,保羅•貝可認為,現今的建築不像以往有明確的分工 — 建築師設計建築,結構工程師算結構,機電工程師畫管線,景觀建築師種樹…— 團隊內每項專業領域的界線 (相對以往來說) 變得比較模糊。雖然各司其職仍然必要,但未來的建築師勢必得要更融會貫通,更多吸收相關知識,才能更得心應手,更全面地對待手上的案子。

同樣來自威爾金森艾爾的副總監林瀚崑(Bosco Lam)也同意這個觀點,他提到在濱海南花園的建案中,除了設計,建築師肩付了相當關鍵的管理責任—例如了解植物的生長,維修考量,遊客動線,安全措施,甚至到了案子後期,幫助業主創造園區收益(例如花海穹頂中開放宴會/活動空間供一般大眾承包使用) 。

「綠建築」這個名詞在近十年中絕對是建築熱門字之一。從綠建築的建材、興建的模式,乃至於建成後的維修,都被拿來在顯微鏡下審視。諾曼•福斯特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馬斯達爾(Masdar)計畫中誇下海口承諾打造零碳,零廢物的城市,今日建築師競標時也無一不提「節能減碳」、「低碳生活」這些美詞佳句,好像回到冷戰或戒嚴期間的制式演講,若沒有呼出「復興中華」或是「解放臺灣」等標準口號便會被扣分一樣。然而案子拿到後的實際表現仍然受到很多質疑,賀曼•黑茲貝格(Herman Hertzberger)今年二月在英國皇家建築師協會的金獎(RIBA Gold Medal)得獎演說中便提及他不欣賞綠建築這個名詞,他在乎的是永續發展。這樣看來,批評也好,不信任也罷,回過頭來看濱海南花園的時候,或許我們(還)不該太嚴苛地質疑綠建築的技術細節,而應試者將心力放在如何能「延續」眼前的成果以及「確保」日後在環保科技上的精益求精。

濱海南花園能源使用示意圖--新加坡國家公園局負責管理國內全部樹木與植栽. 每月修剪樹木後產生5000噸的木屑. 這些廢料被重新利用成為燃料, 拿來運作生物質蒸汽鍋爐(biomass boiler), 產生的能源推動熱電聯產系統, 成為冷溫室中冷氣的能源來源.  每一道措施都能看出這項建案在實現綠色建築與達成碳中和所做的努力

每每看新加坡,似乎都在看一個未來的城市。因為天然資源缺乏, 新加坡比其他人都開始早面對種種問題— 缺水,所以循環廢水再製飲用水; 地小,所以建造一批批越來越高,功能越來越發達的住宅高樓。數十年過後,當每個城市耗盡資源和土地,失去自然景觀的時候,或許都會想回頭看看新加坡當年是如何處理的。

新加坡沒有選擇在地價高昂的濱海灣建造摩天大樓,反而選擇興建摩天大「樹」和綠地。它並不想打造另一個城市花園,而是更遠大地希望讓自己成為一個在花園中的城市。藉由花園的興建,新加坡希望吸引大眾前來,藉機教育,讓人民能更重視環境永續的議題。
濱海灣花園絕對替人類未來世界的花園創造了的另一種可能與想像,更挑戰了花園建築的科技與設計。至於有沒有必要去挑戰,或是否值得挑戰,答案自在人心。


2012年8月20日 星期一

樂章

八月中, 倫敦, 奧運過後的地鐵 '鬆' 了一點, 從班次到人臉上的表情都是如此.

對面今天坐著一個女樂手. 我看到她的時候她化妝已經接近尾聲—在刷睫毛和口紅的階段.
隨意亂綁的包頭髮色參疵不齊, 前額架著一副太陽眼鏡, 鏡片上油光滿溢.
她的眼睛很小, 不過睫毛很長, 刷了一層睫毛膏後便神氣很多.
她穿了淺桃紅色的連身褲裙, 脖子後面綁著束帶, 鬆跨垮的, 後背的內衣頭露了出來.
鼓滿的化妝包看起來是個中價位的好牌子, 她拿出別的女人可能只會放在床頭櫃的一盒body shop乳液出來擦手,
梅子氣味.

隨後開了一條口紅, 粉橘色,帶有點螢光感的顏色不是很配她的衣著.
她的嘴唇特小, 必須厥著嘴將唇都外翻了才開始擦, 已經見禿的口紅在她嘴上劃來滑去. 抿一抿再用手指把人中上的多餘部分撚去.
剩下2站就要起身, 她的動作加倍地快.

她將還沒喝完的咖啡冰沙從搖晃的列車地板上拾起,
貪婪吸允, 再大口大口地吞下, 她的雙眼空洞, 好像蠶食桑葉的景象.
接著將膝蓋上的骯髒布包拉鍊扯開, 是水藍色和白色條紋相間的Abercrombie & Fitch 海灘包,
包下面一大塊一大塊的黃色汙漬令人覺得噁心.
她從裡面搬出一大本像會出現在律師事務所的大資料夾, 拿的時候不太好拿, 她用力抖了抖包, 每次一甩都仿彿能聞到什麼氣味一樣.
資料夾裡面滿滿地是樂譜, 用透明塑膠套悉心裝好.
她翻開第一面, 是一張對比度高, 朦朧又強烈的黑白相片,
大概是她的資料官方照片, 和本人差異性極高.

花了幾分鐘把順序調整了一下, 重新將鐵環開了又關, 關了又開地確認順序, 然而她手上腳下沒有樂器,

到站後她對著門衝了出去, 不知道找誰歌唱.


2012年8月3日 星期五

明周雜誌專訪楊思勤 (2012 July)


倫敦 一個不停流動的開放城市

「當一個人厭倦倫敦時,他也厭倦了生命,因為生命所能給予的一切,倫敦都有。」(When a man is tired of London, he is tired of life; for there is in London all that life can afford)英國最有名望的全才大文學家Samuel Johnson對倫敦的上述評價,口氣是誇張了些,倒也沒有背離事實太遠。倫敦的名氣並非只是生活機能的完備,而是能在人類文明史上屢屢出頭。倫敦和居住於此的人們,究竟有什麼樣的能耐,足以練就超越世界其他城市的視野,即使面對將要到來的奧運也能反客為主,借奧運之力啟動城市改造的大工程?


隔著海峽與歐洲大陸相望,倫敦長期來一方面和歐陸維持交流,同時又不讓來自歐陸的衝突對其產生足夠的威脅。「雖然絕大多數的歐洲人認為,英國只是喜歡和其他人唱反調----車子開不同邊、計算單位不同、不願加入歐元區,然而倫敦確實因為地理位置的關係,保有不同於歐洲大陸的獨立視野。」定居倫敦、專長都市更新並任職知名建築事務所的楊思勤認為,英國自11世紀後的領土完整性,使倫敦不像其他歐洲大城有身分認同的問題,加以工業革命、殖民背景和二次戰後越來越多的外來民族移入,促使城市性格朝多元文化發展,也影響地景的多變性,「倫敦不像其他首都有一個特定的市中心或商務區,即使一區有很多鬧區,但每個鬧區的活動與風格也不盡相同。」

特立獨行的無限包容

居民的流動性是造就倫敦多元視野的另一個因素,楊思勤回憶多年來幾乎不曾碰過土生土長、不曾外移過的倫敦人,「多數倫敦人都來自其他城市,即使出生在此的老倫敦,也多有遷居他地的生活經驗。」楊思勤說流動是倫敦人的基因,他們從別處帶來自己的一部分留在這裡,也或者把一部分的倫敦帶到世界其他角落,這讓他們習慣同時從各種角度看事情。

楊思勤還觀察出倫敦人的「目的性」,「他們有所堅持,知道自己為甚麼來到倫敦。因為這裡生活費太高,漫無目的的人待在此地會很辛苦。」她笑說這大概也是好萊塢電影裡那些需要沉澱放空、思考未來的人,多半會選擇義大利或法國那些地方住上一陣,而不是來倫敦的原因吧。

自外的地理位置讓倫敦能冷靜看待世界,再以多元的角度思考自己該如何面對這一切,該如何反應、如何處理才是對自己最有利的方式,這正是倫敦在不同領域和層面上,都能有獨特創見的原因。楊思勤認為這種兼具包容和獨創的自由,刺激了倫敦人的大腦,對倫敦在軟實力的文明發展上有巨大助益,「設計、藝術、建築和環境規劃上,倫敦極有遠見。」

也許是流動性吸納了各種文化,楊思勤發現倫敦人很少誇耀自己的成就,他們寧可將功勞與讚美歸給來自不同地方的創意工作者,「倫敦人比較自豪的是無論什麼樣的音樂、服裝、藝術和點子,在倫敦永遠有人欣賞,願意坐下來瞭解、認識和學習。永遠都能找到比自己誇張而特立獨行的人。」

綠能觀念深植人心

楊思勤就自己的專業分析各種國際性活動對主辦城市的影響,她認為倫敦面對本屆奧運所提出的永續發展和綠精神的訴求,超越了過去多數奧運主辦國的單向想法,除了激發倫敦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再次交流,更意圖啟動龐大的城市計畫,改造的不僅是地景,還有居民的階級和結構。「例如選手村在奧運結束後,將轉型為較平價的新式公寓,配合周邊交通和學校的新規劃,可以舒緩中產階級負擔房價的經濟壓力。而未來東倫敦三區內的家庭數量增加,勢必也將掀起一波社會結構的變動。」另一方面,倫敦官方也希望藉由場館和地景的綠色設計,將綠能觀念深植英國大眾心中,讓英國朝向綠精神國家邁進。

楊思勤笑說周遭的倫敦人談起奧運,第一個反應多半是翻白眼或是搖頭嘆氣,「但我想這正像老夫老妻間的小抱怨,罵歸罵,還是帶有感情的。」倫敦人一方面擔心奧運期間湧入的人潮,必定癱瘓原來就已擁擠的交通,卻又期待這個世界最大盛會所遺留下的建設與帶來的發展,能更加豐富他們的生活。無論結果如何,這對見慣大風大浪的倫敦和倫敦人,都只是小事一樁,倫敦藉由奧運帶給全世界的啟發,才是其他城市的人應該震撼之處吧。

楊思勤,英國倫敦大學The Bartlett School of Planning都市更新碩士,目前任職倫敦Wilkinson Eyre Architects建築設計公司,並身兼世界遺產雜誌的特派員和台灣建築報導雜誌社的特約編輯,撰寫有關城市故事、建築設計與保存、以及都更議題。部落格:http://chrisscyang.blogspot.com




2012年7月26日 星期四

台北村落之聲-駐站作家




七月開始, 我為都市更新網站<台北村落之聲>開始撰寫文章.
將陸續在網站中的城市觀察筆記中發聲一年.

寫下這些文字的今天才和研究所時代的教授見了面, 為未來的文章做準備.
一切像回到2007年的夏天, 只是現在在倫敦生活5年多後, 經歷種種瓶頸,
更知道自己要寫什麼, 方向在那裡.
講話變得直白(或是白目?), 訪談比原本的更加精要.
都市更新的更新二字在倫敦, 似乎變成取得建案執照的利器, 大家都愛這個詞兒
而到了落實建築的時期, 究竟有沒有被大家注重是另外一回事情
老教授著青綠色長褲, 涼鞋, 背包, iphone, 在我旁邊捲煙, 我們在大太陽下回顧英國多項都市計畫的重要大事.

談談你對都市更新的願景呢?
現在很難, 他說
從來沒有比現在的困境更令人失落.

但他仍是振作起精神趕去下一個會議, 沒有放棄, 盡他的責任.
他知道那是他的責任.

很多人不知道

-------------------------------------------------------------------------------------

這裡可以看我在<台北村落之聲>的第一篇文章:

倫敦可茵街 (Coin Street) 再生的社會力量




2012年7月19日 星期四

Zedel, one of our many, many dinner together


六月份在La Vie登出的建築金大班 [按此看原文] 終於開幕.
樓下的幾個歷史餐廳除了Titanic Room 還在裝修外, 其他都對外正式營業了. 
修復後的古蹟餐廳現在加上燈光, 壁紙, 地毯,  桌子安了桌布, 蠟燭點上.
紅絨布的沙發座椅,  杯子, 刀叉, 碗盤都是精選的上個世紀初的經典造型.
當然, 往來絡繹不絕的人們為黯淡許久的建築添了最珍貴的人氣.
Atlantic Room 變成了Zedel Brasserie.
Chez Cup 現在是爵士吧.
原本在我眼中最黯淡的Dick’s Bar則變成最有韻味的房間, 現為雞尾酒吧.

昨晚特意將好朋友的惜別晚餐訂在Zedel, 當初業主Crown Estate定意要有一間平價餐廳,
所以在此吃飯並不像大家所想的要價不菲
價位大概和倫敦連鎖連鎖法國餐廳Café Rouge差不多, 而且份量十分大方.

烤鴨腿佐馬鈴薯 – 7.95英鎊

三個女生認識步入第20個年頭. 三個人以前的夢想是一起在紐約工作生活.
現在場景換成倫敦, 兩個人已經結婚, 一個還能享受單身, 一個人即將遠去.
夢還有最珍貴的東西卻沒有黯淡.

有時想想, 生活對人實在有諸多苛刻之處, 但"同在" 彌補了許多遺憾, 也增加許多力量.

--寫在張為君離去倫敦前夕.

2012年7月16日 星期一

好麼?

我大概是當日耳科病患中最年輕的, 下午的門診還剩5分鐘就要開始, 我是2. 很快就會輪到.
診療室外慢慢有心急的病患拿著白色小條子和健保卡.
好幾分鐘後, 一位護理師才打開門大家就忙著把手上的東西全堆到她的臉上.
不要急, 不要急她突然大聲地喊。 我本不知這麼大音量的原因,   
後來才想到, 這裡多半的病人重聽, 不然就是真聾了. 不大聲說根本不會有人聽得到.

雖說是2, 但還是足足等了大半個鍾頭. 有預約的, 住院的, 等開刀的送進來
我的對面坐者兩個榮民, 大約80出頭.
一個聽不太到, 由太太陪著來, 她已去旁邊看報.
他們兩個可能是同袍.  晚來的那個先認出另一個, 和他打了招呼便坐在他旁邊說
你好吧?”
“………”
我問你好不好?” 音量提高了一點
, 這才聽到了, 你要講大聲一點, 我這支耳朵聽不到了麼
你和我一樣, 所以才來找高醫生的麼, 你也給他看吧?”   裝了這個沒有阿?” 他指了指左耳上的助聽器.
還沒" 有點排斥的語氣. 眼神顯出委屈.

主動講話的那個慢慢撇頭回來, 臉上一直帶著慈祥的微笑. 他的手開始在翹起的膝蓋上打起穩定的拍子,暫時沒有多說什麼. 兩個人並肩坐者, 和我面對面, 好像在看一場慢戲一樣安靜.

他們的頭上都帶著帽子, 都是小小的國旗, 黨徽, 旁邊繡者某議員或立委的名字. 同樣的帽子在家可能還有好多頂, 歷年來累積的.

你今天怎麼來的麼?” 委屈的那位開口了, 語氣還是委屈.
先從林口坐1212到市政府……
然後坐捷運到行天宮...
再轉285!”
他們倆講話像是我讀書時候的英文聽寫錄影帶,
每講一小段話就停一下, 緩緩的說, 抑揚頓挫, 好像唱的一樣,
每段話每個話題之間有長長的空白.

“XXX走了, 你知道吧慈祥的那位突然打破持續很久的節奏, 快快說了起來.
我知道阿, 我沒去(告別式), 我身體不好他的眉頭仍然深鎖.
他的朋友點了點頭, 又拍上自己大腿上的拍子,  腿還行麼?”
最重要的就是腿, ” 他若有所思的說
腿沒勁兒了, 一切就完了
我們現在還能走, 不錯拉說這話的時候, 他透露出些許的驚恐.

牆上的號碼燈突然轉了號碼, 他瞬間失了笑容, 倏地站起來,
向後埌嗆了一小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