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3日 星期一

描圖

倫敦下了好幾天的雨
夜裡的車輪席捲地上水窪
簌簌地像一張張描圖紙被捲起來

我無法拿照片給你看
聽到這樣的畫面我也不再悲傷
儘管地上嘩又嘩地激起髒水

總有人願意永遠站在第一線
貪婪地釋出自己的感情
赤身裸體,近乎聖潔捍衛自己的情緒

我得用炙熱的、強大的快樂來告訴你
沒有任何事情能夠阻擋我對你的熱愛
我隨時能拿起筆來描繪一切
一切的一切

2012年4月2日 星期一

聖潘卡斯,旅人的百年記憶



文:楊思勤
圖:楊思勤、 St Pancras Renaissance London Hotel
原載於La Vie 2012年 四月號

倫敦的聖潘卡斯大飯店有如落難的公主,自1935年歇業後日子裡總是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除了偶爾在電影和音樂旅影帶中出現 (例如辣妹合唱團成名作Wannabe即在此拍攝-見本文最後MV)。這座被英國桂冠詩人約翰·貝傑曼形容為他擔心因為「太美、太羅曼蒂克而無法生存」的旅館命運多舛,曾經成為鐵路公司辦公室和員工宿舍,三度遭到轟炸,並多次面臨拆除命運,如今在建築師和古跡修復師的幫助下,如今公主拭去身上塵埃,再次披戴霞服冠冕,重現以往的風華絕代,令人驚艷。


 
建築外部的歌德復興風格和古典精緻的室內設計令人嘆為觀止。

工業革命和蒸汽機的發明造就了英國的大鐵路時代,而大鐵路時代創造了聖潘卡斯車站和今日旅館的前身-中英格蘭大飯店。 當時的聖潘卡斯車站是中英格蘭幹線於英國西南部的起始站 。車站完工的前三年,鐵路公司決定在車站旁興建同名旅館。競圖案發出後,由喬治·葛伯·史考特(George Gilbert Scott)以歌德復興式的設計從其他十件設計案中脫穎而出。

中英格蘭大飯店於1873年開幕。飯店內的裝修氣派鋪張,富麗堂皇。隨處可見精巧的裝飾、雕花和維多利亞女王執政時的蔚為風尚的宮廷藝術。為了展現老家「富可敵首都」的潛力,建造飯店的所有建材都取自鐵路公司老家的英格蘭中部地區。這是中英格蘭鐵路公司對世界的炫耀, 除了使用當時先進的防火建材之外,飯店在大廳加裝當時稀罕的旋轉門,每個房間並設置私人火爐。建築總體共使用了60萬塊磚、重達九千噸的鐵工以及十四種不同的花崗和石灰巖石材。重金打造的成果體現了英國鐵路時代的全盛時期。1873年至1911年間,她更是全英國最高建築。 貴族作風濃厚的中英格蘭大飯店每天有僕人和管家提著臉盆、浴盆、痰盂和夜壺到各客房中伺候客人,三百間客房只有八個房間附私人浴室。

然而隨著時代的進步,越來越多遊客寧可選擇附私人衛浴的旅館。中英格蘭大飯店的衰微在一次世界大戰後逐為顯著。當時英國經濟萎靡,飯店所需的整體維修和經營費用過於龐大, 終於在1935年歇業,改作為鐵路公司的辦公室。 到了1960年代,使用聖盤卡斯車站的列車寥寥無幾,夾在附近兩大車站(國王十字和尤斯頓)之中也顯得多餘,部分民眾提議拆除聖潘卡斯車站和飯店 。向來鐘情維多利亞建築的詩人約翰·貝傑曼到處奔走,集合一批為老建築發聲的學者,呼籲大眾重視歷史建築在文化傳承的重要性。貝傑曼的努力沒有白費,聖潘卡斯車站和飯店在1967年被列為國家一級古蹟,正式受到保護 。

中英格蘭大飯店的走廊寬敞,
維多利亞時代的仕女們就算身著華服大裙也能舒適地行走於其中。

1985年,因為飯店防火設施過於老舊不達標準,鐵路公司辦公室撤出。人去樓空的建築一直到九零年代中期才見復活曙光,一項綜合高級住宅和五星級飯店的重建計劃在1996年被英國政府通過。雖然過程波折,最後業主確定為英國知名建商曼哈頓·羅夫特,飯店經營者則為萬豪國際集團(Marriott Internal, Inc)。2005年包括建築師,古蹟修復師,工程師,承包商和室內設計師的團隊 正式動工。建案內容包括:

1. 修復/復造飯店內七處英國古蹟署特別指定保護的歷史遺跡 (*見附註)
2. 修復/現代化飯店內的38間歷史客房
3. 將飯店頂層四樓的房間改建成67間高級公寓(預售開始後一個月內就全數售出)。
4. 將原半室外的計程車攔車處改為新的旅館大廳
5. 在飯店後方增建較為平價的207間普通套房
6. 利用原有和拓建空間設置會議室,宴會廳,俱樂部和Spa會館以符合飯店經營需要
由先前計程車攬車道改成的旅館大廳 

修復後的兩間歷史餐廳-上:葛伯史考特餐廳(The Gilbert Scott Restaurant),由英國米其林名廚瓦倫因(Marcus Wareing) 坐鎮;下: 售票大廳餐廳 (The Booking Office Restaurant)。

對照: 兩間歷史餐廳原貌-上:葛伯史考特餐廳(The Gilbert Scott Restaurant)
下:售票大廳餐廳
今昔相比:英國第一個讓女性公開吸煙的「仕女吸煙室」




修復/現代化後的歷史客房 

七十多年來,飯店被破壞的區域數不勝數-就建築內部來說,鐵路公司在辦公期間重新粉刷了飯店內部,許多美麗的壁紙和維多利亞時代匠心獨具的裝飾因此埋沒於白漆之下;而建築外部則在二戰期間遭到德軍大規模轟炸。 飯店修復過程中困難重重, 因為是一級古蹟,建築師不能隨意因施工需要就在牆上鑽洞、挖開天花板或地板以設置管線。再小的環節如:油漆顏色、壁畫、壁紙花紋、門把、玻璃雕花窗…等都必須在英國古蹟署的監督下仔細考證後修復; 無法修復的部分則必須依歷史紀錄和年代考證重新複造。

透過此案我們可以看到英國當局在建築保護和活用上的堅持與智慧。 連在歷史客房裡面的廁所都是在工廠預鑄好的「單位」,由怪手從客房窗戶內「裝」進來。如此一來,就算飯店日後歇業,廁所也能在不破壞歷史客房的情況下輕易撤出,還客房原本沒有廁所的歷史面貌。
在原本沒有廁所的歷史客房中「裝」入新的廁所單位

聖潘卡斯車站和飯店的修復整建工程分別於2007年和2011年完成。身為歐洲之星列車 的倫敦起始站,聖潘卡斯車站在未來的幾年間也將接受自荷蘭和德國發車的高速列車來此停靠。這將為飯店迎來更多旅客。一百多年後,這棟美麗的建築將要見證的,是下個鐵路黃金時代。



業主/開發商: Manhattan Loft Corporation
承包商: Galliford Try Plc,
建築師: RHWL Architects
古蹟修復建築師:Richard Griffths
室內設計: GA Design International. 

附註*飯店內被指定保護的歷史遺跡包括:中央大梯廊道、仕女吸煙室、仕女吸煙室廊道、售票大廳、葛伯史考特歷史套房、葛伯史考特餐廳和酒吧。

最後,回味我高中一年級時出道的辣妹合唱團帶來的成名作Wannabe! 可以看到1996年的聖潘卡斯!





2012年4月1日 星期日

2012年4月TA台灣建築-國際建築新聞編輯


藝術與美食的饗宴-馬田‧克里德的空間設計作品


圖片來源:Sketch

2001年泰特美術館「特納獎」(Turner Prize) 的得獎者馬田‧克里德上個月替倫敦知名藝術餐飲集團Sketch 的藝廊餐廳(Gallery Restaurant)進行了一次精彩的變身。 2003開業的Sketch著名之處除了有法國米其林三星的廚師坐鎮之外,內部的門廳、五所用餐空間、廊道、以及著名的蛋形廁所個個宛如美術館的展廳,充滿典雅與戲謔的風格,令人目不暇給 。克里德此次的設計概念「這裡就是全世界」仿佛希望把全世界的素材和顏色都抓盡這個空間。光是地板就用了九十六種不同顏色/斑紋的大理石。餐廳內陳設的每把椅子,每張桌子,小至每件餐具、酒杯都不盡相同。 牆上的畫作,身旁的燈飾以及強烈運用的各種色彩聚集成一股強大,活潑,噴張的空間設計,挑戰食客們的味蕾和視覺,實為美食藝術與設計藝術的饗宴。


Sketch和設計的淵源頗深,本座建築的前身是英國皇家建築學會(1887-1909),之後成為迪奧(Christian Dior)在英國的總部。配合克里德的靈感啓發,廚師以「幽雅、坦白」的理念開發出新的菜單,用來自於世界不同角落的食材烹煮出一道道養眼又美味的佳餚 。 克里德與設計雜誌Wallpaper*的訪談中提到 「放在美術館的藝術都太被溺愛和保護了 。我希望我的設計能夠生存於艱難的環境中,這樣我的作品才不會太自我。」克里德是Sketch邀請來的第一位藝術家,往後餐廳將邀請更多藝術家替食客們打造更多令人玩味的空間遊戲。



邁阿密將建新科學博物館
圖片來源:Grimshaw Architects
   
美國邁阿密政府日前通過了濱海環境整治計劃的資金預算,確定重整城市水岸打造文化新天地。經過多年的規劃,葛林修建築師事務所(Grimshaw Associates)設計的派崔西亞與菲利普富羅斯科學博物館(Patricia and Phillip Frost Museum of Science)終於修成正果,日前於博物館基地所處的比斯坎灣(Biscayne Bay)舉行了破土動工儀式。 葛林修的科學博物館有如一艘巨大的郵輪,其變幻豐富,忽內忽外的空間讓人能輕易悠遊於圓形的3D穹頂天文臺,圖書館,互動教學中心,展覽空間和用餐區域。 五樓高的建築完工後最吸睛的將是屋頂的露天水族箱。參訪者除了可以俯視魚群,也可以在較低的樓層窺看水族箱內的海洋生物。或許是為了緬懷邁阿密城內的經典現代建築(多半建於五零、六零年代),博物館的設計透露些許懷舊現代主義的手法,包括深具幾何性的外形以及架空的手法,不過細看後又能發現建築的流線線條表現出當代藝術不規則的輪廓。 葛林修指出科學博物館本身是綠建築模範,這棟建築將使用水力,太陽能,風力 甚至參訪者本身來供應部分展覽所需使用的電力以節約資源。兩萬三千平方公尺大的博物館立誌成為世界上最創新,最具有永續性的科學博物館。派崔西亞與菲利普富羅斯科學博物館預計於2015年開幕。熱情活潑的邁阿密水岸在未來的五年內會有更多驚喜和變化,包括另外一座由賀卓格‧德莫宏事務所(Herzog de Meuron)設計的國際級博物館(邁阿密藝術博物館)預計今年稍晚開始動工,明年開幕。




一個叫做家的地方
圖片來源: RIBA



「住」的大小事情勾勒出人類生活的文化、社會與經濟面向。我們生活的方式投射在我們所住的地方。不論是平房還是公寓,國宅或是毫宅,它們存在的最基礎目標不過是為了讓我們有吃喝睡覺的棲身處。如此簡單意義說的容易,但在現今資本主義社會中,卻通常等於每個人一生花最多錢的一項投資。目前在英國皇家學會展出的《一個叫做家的地方》展覽,題材單純,但是贏得各界好評。 展覽從珍·奧斯汀的時代開始,到喬治亞,維多利亞時代一路講述英國住宅的進化史。每個階段的房屋建築旁邊穿插歷史軸線, 提醒我們政治轉變、戰爭浩劫和藝術發展對住宅品質的影響 。 例如十九世紀末的藝術和工藝美術運動和二十世紀的包浩斯和現代主義,都巨大地影響了我們居住的建築樣式。到了八零年代的柴契爾夫人提出「買房權」(right to buy) 讓以低廉租金承祖國宅的住戶能以超優惠價格購買住宅,雖然替保守黨贏得眾多選票,房屋市場卻也被嚴重破壞。 
整場展覽結束在一股不確定的氣氛中, 英國皇家建築學會去年的報告《The Case for Space》和《Shoebox Homes》指出英國新住宅和同期其他歐洲國家的新住宅相比之下顯得較小。時至今日,英國目前的擁屋率是自1988年以來新低。更有三分之一的受訪者指出他們不會購買過去十年內建成的新建築。反觀超過一百年以上維多利亞時代的老房子在英國某些區域反而炙手可熱,要價百萬以上仍有買主訂房。在面對眾多房屋議題的同時,展覽最後邀請民眾和建築師寫下對住宅的期許,因為每個人都有捍衛家的權利,也有讓家更好的權利。這些意見將彙整交由《未來之家委員會》審議。




巴黎將興建歐洲最高雙子塔 


圖片來源:這裡

目前歐洲最高的建築是尚未完工,位於倫敦泰晤士河南岸的“碎片大廈” (The Shard) 。這棟造型尖銳如玻璃碎片的大樓由意大利建築師皮亞諾(Renzo Piano)設計,其建成後高度將達到三百一十公尺。不過這項紀錄只能維持一陣子,因為法國當局日前通過了一件巴黎雙子塔的建案。二者建成後的高度將達到到三百二十公尺,僅超越“碎片大廈”十公尺 。


全名為「修道院廣場雙子塔」的開發商是來自俄羅斯,總部位於巴黎的修道院集團(The Hermitage Group)。雙子塔將建於在巴黎著名的新商務區-拉德芳斯 (La Défense),負責的建築師是英國福斯特建築師事務所。建案完工後將釋出二十八萬平方公尺的住、商、辦混合空間,包括:一座五星級飯店(預計今年五月宣佈飯店的營運商),五百四十三個公寓單位,三萬五千平方公尺的辦公室,五萬平方公尺的餐飲和商業空間以及高達兩公頃的大眾空間。雙子塔距離拉德芳斯的主要交通樞紐僅兩百公尺。


建築團隊已於上個月開始清理建築基地,預料將於今年底或明年初開始動工,2017年完工。此開發案的成本造價約為二十億歐元。其中七億歐元來自四間銀行貸款,三億歐元由集團自己支付。剩餘的十億歐元將由出售公寓和辦公室的所得支付。投資有道的修道院集團預計賣出公寓和辦公室單位但是會保留商店和飯店的所有權。集團甚至成立了一家房地產開發管理公司,以幫助其他俄羅斯或中東企業前進巴黎購買房地產。儘管巴黎的房地產市場自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後一直處於低迷狀態,修道院集團對於雙子塔的銷售前景卻非常有信心。 目前巴黎市內的奢華公寓售價在一萬至三萬五千歐元/每平方公尺。因此雙子塔的公寓起售價格將定在一萬兩千歐元/每平方公尺左右。 集團發言人指出,雙子塔內的奢華公寓詢問度超高,目前已有超過四千名投資者表達投資興趣。 而高達828公尺的阿聯酋迪拜塔依然穩坐世界最高樓寶座。


後記(2012/04/16):歐洲未來的第一高樓並非福斯特在巴黎修道院廣場高達323公尺的雙子塔,而是403公尺的俄羅斯天然氣公(Gazprom)總部/商業中心Okhta Centre-其建築師為台灣建築師符傳禎。該計劃雖然目前似乎暫停。




奧運相關新聞:國王十字車站西側候車大廳落成


圖片來源:這裡

隨著2012奧運腳步越來越近,倫敦的國王十字車站的修復增建工程終於在眾人期盼下完成了第一階段的任務。美麗的西側中央大廳已於兩個星期前開放。國王十字車站是倫敦最負盛名的車站,這個在《哈利波特》中出現的場景位於歐洲最大的都市更新區域。藉著車站的修復,未來車站週邊的社區,大學,住宅,商業以及公共空間將持續變身。


本車站是歷史上的建築傑作。建於1851-1852年間,由喬治·登伯(George Turnbull )和路易斯·庫比特(Louis Cubitt) 設計,目前列歸為國家一級文物。除了數量龐大的火車乘客,國王十字地鐵站還是倫敦最多地鐵線通過的地鐵站。雖然繁忙,但這裡曾是倫敦市民避之唯恐不及的城中「惡區」-犯罪率高居不下、貧窮問題嚴重,移民沖突不斷的地方。車站在過去的一百五十年間被屢次改建與拓建。最棘手的增建物莫過於至今仍檔在車站正面,建於1972年的「臨時」加蓋物。雖然改善車站的聲音多年來一直沒有停歇過。不過,每年高達四千七百萬乘客的流通量讓任何修繕作業都困難重重。負責此案的麥卡斯蘭聯合事務所(John McAslan + Partners) 自1998年起便開始規劃和執行與規劃國王十字車站的修復、增建和週邊的社區規劃 。耗資五億英鎊的車站一期工程包括: 在車站西側置入一個半圓形的中央大廳;老舊的火車棚和週邊建物之修復與再利用;修復車站表面結構;重建二戰時遭到的破壞並重新調整車站的動線。 經過五年的施工,終於在三月底完成。因為車站本身是古蹟,建築團隊和結構工程師不能讓舊建物承載任何新建物的重量 。建築最後以斜角式鋼骨結構撐起了一把巨大的白色陽傘,形成照片中的拱形大廳。由一千兩百一十二個三角形玻璃鑲板組成的玻璃鋼骨拱頂造型極具張力,令人想到上海世博軸和大英博物館的美麗屋頂 。除了創造更多讓旅客流連的商店,餐廳,新的拱頂大廳公共空間高達七千五百平方公尺。隨著車站週邊其他更新工程的完工,國王十字車站將一掃之前的惡名陰霾,在接下來的幾年間精彩變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