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 一個不停流動的開放城市
「當一個人厭倦倫敦時,他也厭倦了生命,因為生命所能給予的一切,倫敦都有。」(When a man is tired of London, he is tired of life; for there is in London all that life can afford)英國最有名望的全才大文學家Samuel Johnson對倫敦的上述評價,口氣是誇張了些,倒也沒有背離事實太遠。倫敦的名氣並非只是生活機能的完備,而是能在人類文明史上屢屢出頭。倫敦和居住於此的人們,究竟有什麼樣的能耐,足以練就超越世界其他城市的視野,即使面對將要到來的奧運也能反客為主,借奧運之力啟動城市改造的大工程?
隔著海峽與歐洲大陸相望,倫敦長期來一方面和歐陸維持交流,同時又不讓來自歐陸的衝突對其產生足夠的威脅。「雖然絕大多數的歐洲人認為,英國只是喜歡和其他人唱反調----車子開不同邊、計算單位不同、不願加入歐元區,然而倫敦確實因為地理位置的關係,保有不同於歐洲大陸的獨立視野。」定居倫敦、專長都市更新並任職知名建築事務所的楊思勤認為,英國自11世紀後的領土完整性,使倫敦不像其他歐洲大城有身分認同的問題,加以工業革命、殖民背景和二次戰後越來越多的外來民族移入,促使城市性格朝多元文化發展,也影響地景的多變性,「倫敦不像其他首都有一個特定的市中心或商務區,即使一區有很多鬧區,但每個鬧區的活動與風格也不盡相同。」
特立獨行的無限包容
居民的流動性是造就倫敦多元視野的另一個因素,楊思勤回憶多年來幾乎不曾碰過土生土長、不曾外移過的倫敦人,「多數倫敦人都來自其他城市,即使出生在此的老倫敦,也多有遷居他地的生活經驗。」楊思勤說流動是倫敦人的基因,他們從別處帶來自己的一部分留在這裡,也或者把一部分的倫敦帶到世界其他角落,這讓他們習慣同時從各種角度看事情。
楊思勤還觀察出倫敦人的「目的性」,「他們有所堅持,知道自己為甚麼來到倫敦。因為這裡生活費太高,漫無目的的人待在此地會很辛苦。」她笑說這大概也是好萊塢電影裡那些需要沉澱放空、思考未來的人,多半會選擇義大利或法國那些地方住上一陣,而不是來倫敦的原因吧。
自外的地理位置讓倫敦能冷靜看待世界,再以多元的角度思考自己該如何面對這一切,該如何反應、如何處理才是對自己最有利的方式,這正是倫敦在不同領域和層面上,都能有獨特創見的原因。楊思勤認為這種兼具包容和獨創的自由,刺激了倫敦人的大腦,對倫敦在軟實力的文明發展上有巨大助益,「設計、藝術、建築和環境規劃上,倫敦極有遠見。」
也許是流動性吸納了各種文化,楊思勤發現倫敦人很少誇耀自己的成就,他們寧可將功勞與讚美歸給來自不同地方的創意工作者,「倫敦人比較自豪的是無論什麼樣的音樂、服裝、藝術和點子,在倫敦永遠有人欣賞,願意坐下來瞭解、認識和學習。永遠都能找到比自己誇張而特立獨行的人。」
綠能觀念深植人心
楊思勤就自己的專業分析各種國際性活動對主辦城市的影響,她認為倫敦面對本屆奧運所提出的永續發展和綠精神的訴求,超越了過去多數奧運主辦國的單向想法,除了激發倫敦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再次交流,更意圖啟動龐大的城市計畫,改造的不僅是地景,還有居民的階級和結構。「例如選手村在奧運結束後,將轉型為較平價的新式公寓,配合周邊交通和學校的新規劃,可以舒緩中產階級負擔房價的經濟壓力。而未來東倫敦三區內的家庭數量增加,勢必也將掀起一波社會結構的變動。」另一方面,倫敦官方也希望藉由場館和地景的綠色設計,將綠能觀念深植英國大眾心中,讓英國朝向綠精神國家邁進。
楊思勤笑說周遭的倫敦人談起奧運,第一個反應多半是翻白眼或是搖頭嘆氣,「但我想這正像老夫老妻間的小抱怨,罵歸罵,還是帶有感情的。」倫敦人一方面擔心奧運期間湧入的人潮,必定癱瘓原來就已擁擠的交通,卻又期待這個世界最大盛會所遺留下的建設與帶來的發展,能更加豐富他們的生活。無論結果如何,這對見慣大風大浪的倫敦和倫敦人,都只是小事一樁,倫敦藉由奧運帶給全世界的啟發,才是其他城市的人應該震撼之處吧。
楊思勤,英國倫敦大學The Bartlett School of Planning都市更新碩士,目前任職倫敦Wilkinson Eyre Architects建築設計公司,並身兼世界遺產雜誌的特派員和台灣建築報導雜誌社的特約編輯,撰寫有關城市故事、建築設計與保存、以及都更議題。部落格:http://chrisscyang.blogspot.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