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29日 星期三

人的家 : a study on texture


翻相片的時候發現這幾年來不管是自己的住處,家人的家
或是拜訪、暫時寄居的地方都很有令人懷念的質感。
自己的爸媽家裡或是奶奶外婆家似乎沒有使用透明碗盤的習慣
建構自己的家後逐漸發展出一套自己的生活風格。
連續兩間承租的公寓都有IKEA最好賣的書櫃Billy
這層幾乎都是別人送我的禮物(以及逾期未歸還的書)
白色蠟燭台是Shuya送的,特別告訴我可以掛耳環。
玫瑰油是Kun給的禮物。
小朋友戴花環的明信片從臺灣邦交小國吐瓦魯過來,
寄信人Fang是臺灣派去的義工。
另一張明信片則是老張環島騎車到台東時捎來。
猴子玩偶:來自我媽。
粉紅鶴:Teresa在1994年送我的,今年20歲。
Teresa要搬離Barbican前夕請我們過去吃紅燒牛肉,
在她家老是見到散落不同處的糖果或零食,
無敵鐵金鋼下面是瓢蟲先生巧克力。
搬離Beaumont Walk那一天,整理打掃後照一張相片紀念
Hampstead的公寓冰箱
結婚後住的第一個家,也是我住過最小的家,
某日好像是為了測試相機,
打開冰箱門照下一張氣氛挺舒服的雞蛋們
身為古蹟的公寓不能加裝雙層玻璃窗,隔音不是太好
索性開窗聽樓下的喧囂
聖誕節前夕的家樓下
搬離Hampstead 大概只有9坪多大的公寓那天,也是打掃完後拍下一張紀念。
溫哥華我妹房間
從Surrey的大房子搬到Yaletown之後房間縮水
清晨、光線、溫暖、安靜。在溫哥華賴床有全地球上評分最高的賴床舒適度
莊敬路奶奶家的老時鐘,從我出生住的第一個家(永和)時候便有了。
先生朋友家的廁所窗戶,很少見這樣的pattern。
和馬塞克瓷磚很搭。

這個系列感覺還有很多其他照片,日後繼續補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