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1日 星期二

2012年五月TA台灣建築-國際建築新聞評論

原載於2012年台灣建築雜誌五月號

鹿特丹Urbannerdam房屋計劃贏得市民好評

 

圖片來源:這裡

鹿特丹市政府發表的Urbannerdam 方案是一個聰明的房屋計劃,不僅更新被忽略的城市角落,還能輔助民眾買房置產。此計劃已經進行了幾年,主要任務在於利用小規模但有效的設計手法活絡鹿特丹市區內的一些弱勢地區。屋的實現與落成,也讓世界看到Urbannerdam計劃的成果與收獲。該計劃非常簡單,市政府將近年來徵收的建築以極低價賣給私人買家,條件是買家必須以最低造價打造優質房產。除此之外,市政府還會配給買家一位建築師監督建案直到房屋落成。此舉給予大眾一個機會親手打造自己心中的住家,因此大受鹿特丹民眾歡迎。 現在鹿特丹內共有超過兩百五十棟建築正在經歷Urbannerdam的改造。 這些舊房改造建案的設計和工程品質都擁有一定的水準,完工後煥然一新的面貌和建築精神也進而注入生命力,感染週邊的社區和居住品質。

藉著美化建築達到振興城市的理念仍有其死忠追隨的信仰者。Urbannerdam房屋計劃便是一例,優秀的設計是本計劃的一大關鍵。 本計劃下的產物 「黑珍珠」去年贏得由荷蘭民眾票選選出的荷蘭設計獎,也間接地證明本房屋計劃在民間受歡迎的程度。當然,此類房屋計劃必須有妥善的政策配套,在規劃許可方面必須體恤週圍環境以免產生社區斷層。在建案品質和經費來源方面以及公、私單位的合作都得其他各國深入研究。

包浩斯進駐倫敦巴比肯中心

倫敦巴比肯藝術中心將舉辦英國四十年來最盛大的包浩斯展覽。包浩斯在今日所代表的意義已不限於其藝術學校的身份,而是它註重建築造型與實用機能合而為一的宗旨而形成的設計流派,在將近一世紀內對藝術、工業設計、平面設計、室內設計、現代戲劇、現代美術等領域上的顯著影響。從最初的表現主義,到統整藝術與科技以體現的烏托邦精神,再到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這次展覽帶領觀者探索包浩斯在十四年的動盪局勢中所激發出的風格與哲學。本學院在藝術, 文化, 生命, 政治和社會層面所投入的反思值得每個時代借鏡。


此次展覽將展出包浩斯不同時期豐富的畫作、雕塑、設計、建築、 電影、攝影、紡織、陶藝、 劇場和裝置藝術。此次展出的作品皆來自包浩斯名師,包括:約瑟夫與安妮·亞伯斯(Josef and Anni Albers)、瑪莉安娜·布蘭特(Marianne Brandt)、馬歇爾·布勞耶( Marcel Breuer)、葛羅培斯(Walter Gropius)、約翰·伊登( Johannes Itten), 康丁斯基(Wassily Kandinsky)、 保羅·克利(Paul Klee)、漢那士·梅耶(Hannes Meyer)、拉士羅·摩荷里·那基(László Moholy-Nagy), 舒林瑪(Oskar Schlemmer), 密斯·凡·德·羅…等。配合展覽所推出的講座,工坊和電影也將陸續於五月三號至八月十二號之間舉行 。為了向包浩斯精神致敬,巴比肯特別請來各藝術設計領域的翹楚擔任講師,為期兩週的藝術學校實驗課程讓民眾可以體驗名師風采。


包浩斯:藝術為人生展覽
五月三號-八月十二號
英國倫敦
http://www.barbican.org.uk/artgallery/event-detail.asp?ID=12409


SO-IL 事務所打造紐約弗里茲藝術展會場

圖片來源:SO-IL

世界級的當代藝術博覽會弗里茲藝術展第一次在非倫敦的城市舉行。場景來到紐約,負責打造藝術場館的建築師是2010年贏得美國建築師協會以及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年度青年建築師獎的建築事務所 SO IL。  SOIL 過去的作品中體現出的創意和前衛讓主辦單位非常折服。這個由荷蘭裔福羅倫(Florian Idenburg)和中國女建築師劉靜於2008年在紐約布魯克林成立的小事務所近期作品有:比利時安特衛普的省府廳,以及一個在巴林的公眾廣場。
紐約弗里茲藝術展將於五月四號至七號在紐約藍道島(Randalls Island)舉行。 此島位於東河和哈林河中間。這裡曾經令紐約人避之唯恐不及,島上只有墓地、少年犯管教所、精神病院、和勒戒收容所。直到1930年,随着三區大橋(Tribroough Bridge)的開通,以及 19362002年唐甯體育場與艾卡恩體育場的完工,為這座名不見經傳的小島迎來了各種級别的精彩賽事,島內設施也日趨完備 。

弗里茲展館和多數世博會場館一樣,屬於暫時性建築。 SO-IL希望創造的展館是一個地標,而不只是一個塞滿藝術作品的帳篷 。展館主體為乾淨的白色,外觀呈蜿蜒曲折,柔軟的形狀。SO IL在設計思考的過程中也將東河河岸和藍道島本身的景致與環境納入考量中。兩名合夥人說五月的紐約比世界上其他的城市都還要明亮。在每個充滿明淨陽光的清透瞬間, 我們希望這個建築和東河河岸以及藍道島能互動,活躍起來。在過去幾年的倫敦展覽中,弗里茲已和許多國際知名建築事務所合作過:例如2011年的卡莫迪-格羅爾克(Carmody Groarke , 20082010年的卡魯索•聖約翰(Caruso St John , 20062007年的傑米·福貝特(Jamie Fobert )和20032005年的大衛•阿加葉(David Adjaye )。



紐約弗里茲藝術展
五月四號至七號
美國 紐約
http://friezenewyork.com/



遮醜學

建於七零年代的史特拉夫購物中心(Stratford shopping centre)和其他英國許多戰後建築一樣為現代主義/國際形式風格強烈的混凝土建築,在今日的英國人眼中顯得灰暗沈重,甚不討喜。 史特拉夫購物中心臨近奧運公園和場館,所處的紐漢區(Newham) 地方政府於2009年發起競圖,希望重整購物中心週邊地區,尤其是七零年代設計中,被卸貨區和停車場車道分割出來的這些碎裂、不連貫的街道品質,重新打造公眾空間,還給購物者一個可以享受戶外的地方。贏得此案得SEWStudio Egret West )事務所最後呈交的作品「史特拉夫淺灘」除了美化戶外大眾空間外,還設置了由總長兩百五十公尺的行道樹屏幕組成。這道屏幕位於購物中心的外圍區域,共有七十三片合金材質的「機動葉子」,葉面被渲染成不同的紅、黃色,與金色,能隨風搖擺。 如此裝飾性極強的手法已受到廣大質疑。評論家認為此案所花費的四百五十萬英鎊除了整理大眾空間外,應該確實花在刀口上-實際地解決建築的問題而不是把問題遮掩起來。



蓋瑞設計的艾森豪紀念碑受到家屬質疑與反對
圖片來源:這裡



美國前總統艾森豪的家族日前提出批評和反對蓋瑞在美國首府華盛頓設計的艾森豪紀念碑 。面積高達1.6公頃。 基地位置位於華盛頓特區的國家廣場。由三面高達25公尺的金屬屏幕聳立框架出一處長方形的公園。 屏幕上呈現鬱鬱蔥蔥的樹木與穀倉的圖案呼應艾森豪總統的童年鄉野回憶。也正是這點,讓艾森豪家族頗為不滿,加上蓋瑞較為前衛的手法讓紀念碑和華府內其他古典樣式的紀念碑顯得格格不入。艾森豪總統的孫女蘇珊艾森豪指出,如果是艾森豪本人,他應該會期盼更謙遜的設計。家族認為重新設計是必要之途,否則無法為全體美國人民所接受。其實,蓋瑞已經在規劃部門的要求下改過設計一次,以不妨礙民眾眺望白宮的視線。 艾森豪紀念委員會為飽受批評的蓋瑞緩頰,並指出對於家族的負面言論感到遺憾。委員會認為蓋瑞的作品 “激勵人心又具有創意與啓發性” 並且充分“體現艾森豪的生命和精神 ”。而紀念碑的工程將不會因為家屬的反對而停止或修改。 

BIG在溫哥華打造beach + howe
圖片來源:這裡
 
不讓福斯特(Foster + Partners) 專美於前,哥本哈根建築事務所BIG 跟進腳步,把觸角伸入加拿大西岸第一大城溫哥華。溫哥華近年來一改以往在大型住宅建築較為保守的態度,越來越傾向與國際事務所合作。BIG 設計住宅大樓 'beach + howe' 將容納六百戶住戶,成為全市第四高建築。

格蘭維爾橋是溫哥華主要橋梁之一,它跨越福溪(Flase Creek) 進入溫哥華市中心後呈三叉形分成三道路段,進而劃出兩個三角形畸零地。因為車聲喧鬧,此區一直沒有妥善利用,多數時間是拖吊大隊擺放違規停車車輛的停車場。BIG為此區打造的整體計劃包含這兩個地塊,以及橋面西側的空地。 以目前的情況看來,兩塊畸零地將興建兩座高度不高的三角形建築。而橋面西側空地則是住宅大樓的基地。基地上的窄三角形的建築基座 (podium) 高達九層樓高,撐高整體建築,讓住戶能遠離橋上的繁忙交通與廢氣汙染。 低樓層的樓板維持和基座形狀相仿的三角形。建築輪廓隨著高度的上升逐漸變寬,讓三角形逐漸變成窄長梯形、最終變成長方形的樓板 。也因此使得樓面積也隨之增加,讓位處於高樓層的住戶可以更佳觀賞到大海和周邊山林風光。這樣輪廓的逐漸變化看起來像是把整個大樓稍微扭轉了一下,遠看有如一綑被拉開的窗帘,讓預備過橋的乘客能欣賞眼前的景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