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9日 星期一

我的, 你的, 香港

The experience of urban life in Hong Kong is shaped by the pervasive legacy of its housing estates--vast, generic arrays of uniform, standardized...the repetitive buildings (2010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筆記)

香港最近在打造的一個文化區叫做西九文化區. 庫哈斯領導的OMA事務所也參與了其中的規劃."西九"二字本身沒什麼文化意涵, 放在"文化區"三個大字前很諷刺, 庫哈斯理想是完成好好打造這個區塊, 用這個諷刺反諷, 讓大家知道香港不再是文化沙漠.
西九區詳細計畫內容可以連結這裡.

關於香港, Rem Koolhas說了下面這句話:
"Is the Cantonese language in itself an insurance policy against the progressive loss of character?"
面對被殖民的過去, 大中國的未來, 香港的定位在哪裡? 是進入中國的一個跳板? 是通訊商務的一個節點? 身為一個緩衝它游刃有餘. 身為一個都市它還算氣派. 身為一個文化, 我認為它的前景比我們想的都好.

香港的生活環境在2010年的威尼斯建築展中被濃縮至 '食衣住行'四個字. 策展人杜鵑邀人思考城市內的各種日常決定--吃什麼, 穿什麼, 住什麼, 去哪裡, 怎麼去--加以重新想像與延伸擴展.  城市的發展取決於這些決策的過程與結果.拿春秧街發展的型態來說:

春秧街=市場
決策過程: 對香港人來說, 論吃, 講求食物最新鮮, 論交通/效率, 講求又快又方便.
決策結果: 街道兩側裝置可靈活拆卸的流動建築--點,線,面組成, 具有儲藏, 保護貨物, 展示三種功能. 人流不斷, 車水馬龍的同時, 香港人沒有放棄路面電車. 它們還是得跑, 北角電車總站也還在那裏.

然後就是這樣的景象:
經濟運作, 文化實踐, 居民的行為規律和決策本身互相影響. 在人民角力政策下的產物是最有趣, 也最有生命力的都市規劃. 



第一張圖片來這裡
最後一張圖片來自這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